资源描述:
《植物转录因子lec1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植物转录因子LEC1研究进展摘要LEC1编码CCAAT结合因子HAP3亚基的同源物,是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综述了LEC1的发现、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以为LEC1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LEC1;结构;生物学功能 AbstractLEC1portanttranscriptionalregulatorrequiredforplantembryodevelopment.Recentprogressonthediscovery,structureandbiologicalfunctionofLEC1e-activatedprotein3)亚基的同
2、源物。CBFs是进化的保守的寡聚的转录因子,包含3个不等亚基HAP2(CBF-B)、HAP3(CBF-A)、HAP5(CBF-C)。这3种亚基相互作用形成1个与DNA的CCAAT基序结合的复合体。尽管到目前为止,在植物中还没有分离得到CBF复合体,但已经有一系列的证据表明它的存在,LEC1可能是以一个转录因子亚基的身份通过调控胚胎发育相关基因的活性来调节胚胎发生的。 HAP3包括3个结构域:N端和C端分别有一个不保守的A区(Adomain)和C区(Cdomain),中部有一个保守的B区(Bdomain)。B区的氨基酸残基是HAP3与其他亚基相互作用,也是CBF复
3、合体与DNA结合所必须的。拟南芥的HAP3家族共有10个成员,依据B区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可分为2大类,即LECl类型和非LECl类型,LEC1和LEC1-LIKE(L1L)属于LEC1类型,其余8个属于非LEC1类型[8]。LEC1型的B区有16个氨基酸与非LEC1型的保守残基是不同的。另外,L1L的异位表达可以阻止lec1的突变,这表明两者在功能上是等效的。研究表明B区是决定LEC1功能的关键区域。而LEC1型B结构域特有的氨基酸残基——Asp55是其调控胚胎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能够使非LEC1型B结构域具备部分LEC1型基因的活性[9]。 3LEC1的生物学
4、功能 3.1调控胚的形成与发育 LEC1是控制胚形成和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拟南芥LEC1基因在种子发育中的胚细胞和胚乳组织中表达。Loton等[4]研究发现在lec1突变体或野生型拟南芥中过量表达LEC1基因,导致转基因后代幼苗畸型,保持了胚胎的特征,如子叶不能张开、根不能伸长、在顶端长出类似子叶的器官等。部分存活下来的幼苗可以无性生长,但在叶片发现胚状体。这表明LEC1基因在营养细胞中的异位表达可诱导胚特异性基因表达。Stone等[10]认为LEC1可能建立了一个细胞环境,这种环境可以促使胚胎形态发生和成熟的相关基因协同表达,从而促进了胚胎的发育。 Yaz
5、aLEC1)时发现,ZmLEC1在玉米体细胞胚中的表达模式与在拟南芥合子胚中的表达模式一样,这表明在获得胚形成能力后,体细胞胚与合子胚有着相似的发育途径。 3.2调控种子的成熟 LEC1不仅是控制拟南芥胚形成的重要调控因子,也是控制种子成熟的重要调控因子。 Loton等[4]在过量表达LEC1的幼苗体内发现了油体蛋白,贮藏蛋白等种子特异RNA的积累。Kagaya等[11]研究发现,过量表达LEC1能在异位胚胎发生开始前诱导种子贮藏蛋白SSP(seedstorageprotein)基因的表达,从而排除了胚胎发生诱导的可能。同时LEC1对SSP的调控作用依赖于F
6、US3和ABI3,这表明LEC1以多级方式控制SSP的表达。Mu等[12]的研究表明,拟南芥LEC1基因的过表达导致脂肪酸合成基因表达量整体水平的增加,而这些基因参与缩合、碳链延伸、去饱和化等脂肪酸合成中的关键反应。在LEC1过表达的转基因植株中,超过58%已知的参与质体脂肪酸合成途径的酶基因表现出正调控,包括编码乙酰辅酶A羧化酶(控制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3种亚基的基因。参与糖酵解和脂质积累的基因也出现上调。同时,转基因植株中,主要脂肪酸的种类和脂质的水平大幅度增加。另外,在拟南芥中过表达的2个油菜LEC1-like基因,也出现相似的结果。这说明LEC1是脂肪酸合
7、成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因子。 3.3与其他转录因子相互作用 除LEC1外,还有关键的调节因子调控胚胎发生和种子的成熟,如LEC2、ABI3和FUS3等。这些遗传位点的突变造成了种子发育过程相似却特异的变化。LEC2、ABI3和FUS3都属于植物特有的B3转录因子家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LEC转录因子及ABI3之间表现出复杂的调节关系。 LEC1是ABI3、FUS3上游的正向调控因子,控制种子的成熟过程。Parcy等[3]研究发现,AB13、FUS3和LECl基因协同作用,以控制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多个基本过程。如花青素和叶绿体的积累,对ABA的敏感性、12S贮藏蛋白
8、基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