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ID:10745446

大小:147.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08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_第1页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_第2页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_第3页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_第4页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第一节 总论机体的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两个过程,前者是由简单的成份合成大分子物质,以维持组织结构和功能。后者是由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主要提供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的代谢物质为碳水化合物,脂肪与蛋白质,这三者的代谢过程不能截然分开。代谢疾病是物质代谢过程的紊乱,多为酶或蛋白异常所致,受改变的人体酶约百余种,几乎影响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临床可分为下列两类:①先天性缺乏,部分有遗传性的染色体异常,范围很广,但发病率多不高,例如糖元积存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脂血症、痛风等。经临床表现所提示的线索,以及特异性代谢产物的测

2、定,诊断并不困难,但因罕见,易延误诊断。②症状在代谢紊乱,许多其他系统疾病,可能在某一阶段引起机体的代谢异常,使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更复杂化,例如肝硬化肝功不全时可能出现低血糖和高血糖、高胰岛血症,肾病晚期可能发生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经常伴高脂血症,肾上腺糖皮质固醇过多可致负氮平衡等。第二节 糖尿病(DiabetasMullitus)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一代谢疾病。其特点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电解质和水的代谢紊乱。糖尿病发病率较高,我国一般人群发病率为1-2%,老年人

3、发病率更较高。解放以来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渐增多,城市居民解放前低于1%(北京),现在为1-2%,40岁以上者为3-4%,个别报告退休干部可达12%。农村及山区低于城市。西方工业国家的发病率为2-4%。早期糖尿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易觉察,在我国与西方工业国家都有大量的糖尿病人未能获得及时诊断和治疗。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目前也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如任其发展,将成为不可逆性的改变,可导致患者病残或死亡,因此,对提高糖尿病的认识,重视早期诊断,有效预防和治疗并发病是当今值得重视的问题。糖尿病分型据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日内瓦会议决定,糖尿病分型表表7-2-

4、1。为了便于查阅文献,避免对糖尿病分类名词的混乱,把基本相近的过去沿用名词列表如下(7-2-2)。表7-2-1糖尿病及其它类糖耐量异常的分类一、临床类型(一)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Ⅰ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Ⅱ型糖尿病)1.非肥胖2.肥胖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其它类型,包括伴有其它情况和综合征的糖尿病(1)胰腺疾病;(2)内分泌疾病;(3)药源性或化学物引起者,(4)胰岛素或其它受体异常;(5)某些遗传综合征;(6)其它(二)葡萄糖耐量异常1.非肥胖2.肥胖3.伴有其它情况或综合征,同上述其它类型(三)妊娠期糖尿病*二、统计学危险性类型(糖耐量正常)(一

5、)曾有糖耐量异常**(二)具有糖耐量异常的潜在可能****妊娠期糖尿病系指在妊娠时才出现或发现的糖尿病,已有糖尿病的女病人以后妊娠不包括在内。妊娠期糖尿病人分娩后的转归不尽相同,须重新检查确定。大部分病人(约70%)在分娩后糖耐量恢复正常,可列入“曾有糖耐量异常”类型,小部分病人分娩后仍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过去曾有糖耐量异常或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自然或治疗后恢复,糖耐量已正常。***以前命名为糖尿病倾向,无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史。表7-2-2糖尿病分类名称对照现用分类名称过去沿用分类名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青少年发病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成人发病型糖尿病

6、,青少年的成人发病型糖尿病(MODY)其它类型继发性糖尿病葡萄糖耐量异常无症状糖尿病,化学性糖尿病,亚临床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曾有耐糖量异常隐性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具有糖耐量异常的潜在可能糖尿病倾向,糖尿病前期*其中一部分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以上分类只表示临床类型,不提示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区别,而且非胰岛素依赖型有转变为胰岛素依赖型的可能。有部分病人难于区分。临床对两型糖尿病的鉴别见表(7-2-3)7-2-3胰岛素依赖型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鉴别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一、主要条件血浆胰岛素明显减少轻度减少,正常或偏高胰岛素释放试验反

7、应低下或无反应呈延迟反应抗胰岛素现象偶见,与抗体有关经常,与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有关二、次要条件发病年龄多<30岁多>40岁病情急,重慢,轻体重多消瘦多肥胖发病率约0.2%约2.0%酮症常见罕见合并症以感染和代谢紊乱为主以慢性合并症为主血抗胰岛细胞抗体多阳性多阴性口服降血糖药经常无效多有效胰岛素治疗均需要仅约25%病人需要病因及发病机制糖尿病是复杂的,经常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发病。一、遗传 在部分糖尿病人中明确有遗传因素影响发病,例如在双胎中一例发生糖尿病,另一例有50%的机会发病。如为单卵双胎,则多在同时发病。据统计,假如父或母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子女发

8、病的危险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