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科学美和数学美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科学美和数学美论文20世纪法国女神秘主义者、社会哲学家韦伊(SimoneomentinScience,PlenumTrade,NeentinScience,PlenumTrade,Near,ScienceandRetreatfromReason,London:MerlinPress,1995,p.229.作者这样写道“现在,实践造成的存贮如此之少,思辨造成的存贮如此之多,以致女王美复辟了,比在哥白尼和开普勒时代更多地赢得她的王国。然而,当代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并不是追求美的原因。那种原因必须在社会和政治的更广泛的潮流对物理学家的
2、思维指导影响中去寻找。在20世纪,对美的追求仅仅是在理论思维领域中从理性退却的潮流的进一步的例子。”皮尔逊:《科学的规范》,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31页。D.erlinPress,1995,p.231.斯诺:《两种文化》,纪树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版,第69~70页。E.F.Caldin,ThePoitofScience,London:ChapmanHallLTD.,1949,ChapterVIII.N.McMorris,TheNatureofScience,FairleighDickn
3、sonUniversityPress,1989,pp.85.值得一提的是,杨振宁从美的最终标准的角度区分了科学美、数学美和艺术美。他说:“什么是美的最终标准?在自然科学中,最终的判断是,它是否可用于自然界。在数学中,最终标准必定是,美是否与数学其他部分有关。这是科学美与数学美的不同之处。而在艺术、文学、音乐中,美的最终标准是,人是否与它有关。”参见杨振宁:美和物理学,张美曼译,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第10卷(1988),第1期,第1~7页。有人对数学美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例如克拉夫(H.Kragh)说:“数学美原理像相关的原理一
4、样是成问题的。主要问题是,美本质上是主观的,从而不能作为指导或评价理论的共同定义的工具起作用。至少可以这样说,用理性论据为审美辩护是困难的。……无论如何,我不能看到逃脱下述结论:科学中的审美判断根植于主观的和社会的因素。审美标准的涵义是科学家获得的社会化的一部分;但是,科学家以及科学共同体就如何判断特定理论的审美优点可以具有大异其趣的观念。毫不奇怪,著名物理学家在哪一个理论是美的和哪一个理论是丑的方面并不一致。”参见J.cAllister,BeautyRevolutioninScience,CornellUniversityPre
5、ss,1996,p.8.J.ITPress,1978,p.6.麦卡里斯特:《美与科学革命》,李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47~48页。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张祖贵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4页。J.cAllister,BeautyRevolutioninScience,CornellUniversityPress,1996,pp.16.杨振宁:美和物理学,张美曼译,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第10卷(1988),第1期,第1~7页。J.cAllister,BeautyRevolut
6、ioninScience,CornellUniversityPress,1996,p.19.杨振宁:美和物理学,张美曼译,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第10卷(1988),第1期,第1~7页。李醒民:论科学的精神价值,福州:《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1年第2期,第1~7页。北京:《科技导报》转载,1996年第4期,第16~20、23页。迪昂:《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27页。N.Sanitt,ScienceasaQuestioningProcess,BristolandPhil
7、adelphia:InstituteofPhysicsPublishing,1996,pp.151~152.彭加勒在同一本书这样写道:“像对于有用的渴望一样,对于美的渴望也导致我们做相同的选择。因此,按照马赫的看法,这种思维之经济、劳力之就是科学的永恒趋势,同时也是美的源泉和实际利益的源泉。我们所赞美的大厦是建筑师知道如何使手段与目的相称的大厦,在这样的大厦中,支柱似乎轻松地承载着加于其上的重量而毫无吃力之感,像厄瑞克忒翁庙的雅致的女像柱一样。”参见彭加勒:《科学与方法》,李醒民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8~9
8、页。厄瑞克忒翁庙(Erechtheum)是公元前421~前405建于希腊雅典卫城上的爱奥尼亚式的雅典娜神殿,由于其形体复杂和细部精致完美而著名。神庙的爱奥尼亚式柱头在希腊建筑中是最精美的,而与众不同的女像柱廊在古典建筑中是罕见的。彭加勒:《科学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