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标准与乡村旅游发展形式的互动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标准与乡村旅游发展形式的互动分析一、背景情况介绍 虹口乡地处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成都70公里,距都江堰市区21公里。具有特色的山区动植物资源和极具开发价值的自然风光使虹口景区成为成都地区消夏避暑胜地,也为地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5.12大地震使虹口乡受灾严重,乡村旅游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地震以后,在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在上海市、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建下,以“创新性恢复”的总体思路为指导,结合地方实际,确立了建设“全国乡村度假旅游示范区”的总体战略。一年多以来,乡村旅游的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一)积极恢复农家乐的接
2、待能力 虹口乡以深溪、庙坝、高原、八角庙为集散地的特色农家乐恢复循序,已恢复具备接待游客条件的农家乐有50余家,预计到2010年5月,新建特色农家乐将有超过180家具备游客接待能力。 (二)以漂流、山地户外运动为特色的虹口生态旅游持续蓬勃发展 震后重新打造的虹口漂流河道延长至12km,漂流时间增加到2小时,已于2009年5月1日正式开业,7月在虹口漂流基地成功举办了中国都江堰(虹口)国际漂流节。 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结合灾前山地度假旅游产业发展基础,都江堰市及时确立了将龙池—虹口建成全国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区的奋斗目标,由四川二十一世纪文化传播广告有限公司编制完成
3、《都江堰虹口山地运动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于2008年12月通过规划专家组的评审并由都江堰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实施,目前正积极组织实施。 (三)虹口休闲型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休闲型乡村旅游指以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以形式多样的参与性旅游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游客休闲娱乐、身心健康、自我发展等需求的旅游类型。在产品特色上更加突出休闲度假主题,服务内容以康体、休闲、娱乐为主,产品表现形式更加强调创新、互动以及知识性。 虹口漂流、山地户外运动、亲水滩区品茶等成为虹口休闲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目前全乡有特色亲水摊区6处,摊位240个,新增了峡谷沙滩排球、汽车越野营地、山地自行车越野
4、等项目满足游客休闲度假、娱乐康体的需求。 (四)一、三产业相结合发展,震后体验型农业有了长足发展 虹口乡依托固有的农业产业资源,与旅游特色要素相融合,发展体验型农业旅游,以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基础,以体验型旅游的发展为延伸,极大地提升了农业产业化要素的发展水平及其价值。 虹口乡坡耕地和台地较多,土地肥沃,具有适宜的狝猴桃种植气候和环境,种植已有二十多年之久,是都江堰较早的种植示范区。全乡所有村社都在发展狝猴桃,80%的农户都有种植,种植户已达1200多户。震后狝猴桃采摘、种植等游客体验型活动随着“国际狝猴桃节”的举行而发展迅速。 虹口乡冷水鱼十分有名,经过包装和深化加
5、工,2000年5月20日开始商品销售。目前已经形成了“到虹口品三文鱼,享受健康生活”的旅游态势。 二、问题的提出 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是目前理论和实践中被认为是最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途径之一,但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哪些方面与新农村建设相契合呢?内在的机制是什么?乡村旅游的发展成果与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标准之间的结合体现在哪里呢?学界对此讨论不多,相关文章也甚少,多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讨论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文章在接下来的分析中从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乡村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新农村建设的契合与内在协调。 三、问题的分析 (一)农家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
6、基础,也是新型农民产生的必经阶段 在传统农业的发展基础之上,随着农村新观念的介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家乐是最先、也是最有可能成为农民新的增收点之一,而农家乐是学界普遍认为的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雏形,城市居民生活压力的增大和城市近郊旅游圈的形成都大大加强了农民对乡村农家乐的投入,传统农民纷纷投入到新型农家乐当中来,使得农村的农家乐发展得到加强。 (二)农家乐与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和体验型农业的互动发展 在农家乐发展基础之上,才有了乡村酒店、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和体验型农业的发展,如果说乡村酒店是农家乐发展的高级阶段,那么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和体验型农业就是农家乐在理念上的更深层
7、次化。 农家乐是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和体验型农业的基础,没有农家乐的发展,其他三种形式的农家乐发展将丧失动力,失去发展的源泉,而三种形式农家乐的发展又将为农家乐的发展提供新的模式和新的发展机会,促进农家乐的整体提升。 (三)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将促进新型农民的产生 什么是新型农民?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从经济学角度看,新型农民就是“农商”,反映了一个新的经济关系,一个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以需求指导农业生产又以新产品引导市场,并以商业活动为舞台的新生产者。 乡村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