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

试论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

ID:10735802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试论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_第1页
试论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_第2页
试论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_第3页
试论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_第4页
试论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本文导航1、首页2、盂子的德性伦理思想3、朱熹的德性伦理思想4、人的道德修养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试论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学是德性伦理学。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和孔盂的伦理思想来看,德性是一切美好品质的概括,它包括状态、性情和习惯等。在西方传统里,它分为勇敢、慷慨、谦逊、节制、大方、大度、温和、公正等条目;在中国传统里,它则分为恭、宽、信、敏、惠、忠、孝、礼、智、义等条目。一、孔子的德性伦理思想

2、仁爱、忠恕、修己儒家德性论的基础是人性论。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主张性善论。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闭儒家德性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是天人合德。认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本原在天,是天的本质属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因而。第一,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秩序和行为规范的道德纲常。是天经地义的。第二。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一切行为都是以天为最根本的法则的。第三。人类社会道德效法天的自然之道,体现天的生生之德,因而维持社会最和谐、最稳定的秩序。总之.儒家德性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之

3、中.又全面渗透于中国传统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孔子是儒家德性理论的创始人。他的德性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提出了德性的总括仁仁是孔子德性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对仁的用法极其灵活.每次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对仁做出解答,赋予其不同的意义。仁的根本含义即爱人。樊迟问仁。子日:爱人。仁是以对人的真诚之爱为基础。爱人的基础是真诚的情感的培养.孔子深刻地批判一切假仁假义的行为。巧言令色。鲜矣仁用。刚、毅、木、讷近仁。仁是人心的自然流露。非直无以为仁。孝弟也者

4、.其为人之本欤。血缘之爱.生而具有,情深意切,这种深刻的爱护之情才是为仁的根本。但这还不是仁爱本身,仁爱并不仅仅局限在血缘家庭之中.必须扩充出去。泛爱众而亲仁以至于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甚至进展到民胞物与.把整个世界都当作是其自己的生命内在构成。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成人之美。仁的根本目标是立人,达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样,仁爱之心,就不再是软弱的情感.它有着深刻的正义感.有着宽宏的力量。其二.概括了德性的内在规定忠恕子日: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日:唯。子出,门人问

5、日:何谓也?曾子日: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㈣(《论语里仁》)忠是尽其在我.对人要尽自己的一切能力.孔子提倡与人忠旧,反对为人谋而不忠;恕是推己及人,人己统一,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是为人处世,实现仁的美德。忠恕的具体内容就是五德: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日: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认为,能做到这五个方面: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就是有了仁德。其三.指出了德性的层次圣德、仁德、凡人之德在孔子看来,德性是

6、有层次的:子贡日:如有博施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碍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一步的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德的方法了。德性的第二个层次是仁德,这是君子所具有的德性君子应具有宽恕的德性: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旧君子应具有中庸之德。君子应群而不党。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如此等等,做

7、到这些才算是个君子。圣人之德是德性理想,君子之德是现实德性。德性还有第三个层次是凡人之德.那就是一般人可以具备的德性。孔子虽深受弟子爱戴,但孔子认为自己是一个凡人。还不具备君子的德性。他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从这也说明,一般人不做君子.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德性孔子的一生处事为人则处处体现权。但在《论语》中仅三处提到权,如:子罕篇未可与权;微子篇废中权;尧曰篇谨权量。《(论语集注微子第十八》)在《论语子罕》(以下只注篇名)中提出: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意思

8、是说,可以同他一道学习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种成就;可以一道同他取得某种成就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礼而行;可以一道同他事事依礼而行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通权达变。权者称也,所以别轻重。(《春秋公羊传桓公十一年》)后来被引申为灵活变通,借指在面对具体境遇中的道德冲突时,行为主体在选择道德行为时的权衡变通。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孔子重礼,推崇仁政,尔爱其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