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植被环境保护的要点认识及相关措施

深圳植被环境保护的要点认识及相关措施

ID:10733165

大小:6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8

深圳植被环境保护的要点认识及相关措施_第1页
深圳植被环境保护的要点认识及相关措施_第2页
深圳植被环境保护的要点认识及相关措施_第3页
深圳植被环境保护的要点认识及相关措施_第4页
深圳植被环境保护的要点认识及相关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圳植被环境保护的要点认识及相关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深圳植被环境保护的要点认识及相关措施  深圳市地带性植被类型为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山地季雨林,拥有我国植被生物生产能力较高、综合生态效益突出的植被资源。然而,长期的人为干扰,特别是受过去十余年全境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强烈影响,植被资源本底面貌被彻底改变,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空间格局和生态功能等诸多属性特征与地带性植被相去甚远,存在一系列现实和潜在生态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从根本上影响深圳市植被资源的质量以及各项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进而可能危及全市的整体生态安全体系和安全格局构建。  1关键植被生态保护问题辨识  1

2、.1群落结构劣化热带天然植物群落通常物种组成丰富,内部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层片结构复杂。这种复杂的结构组成能够保证群落正常地担负物种多样性保护、水土涵养、区域生态稳定性维护和景观氛围调控等综合功能。在长期人为干扰作用下,深圳市现有植被资源的群落结构,特别是群落内部的物种组成与层片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劣化,并且这种结构劣化现象在全市的天然林和人工林中普遍存在。  深圳市现存的天然植物群落几乎全部是人为强烈干扰后的次生类型,其外貌和结构特征与本地区地带性植被差别极大。相关研究表明,深圳市代表性天然次生植物群落结构与毗邻的

3、香港地区原生性地带性植物群落(黄桐)的结构特征相比差别非常大,物种数量、植株个体数量和生物多样性水平等结构指数都低50%以上,意味着在遭受强烈人为干扰和破坏后,尽管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自然演替,深圳市的大多数次生植被群落在物种组成、层片结构等方面还没有恢复到自然本底水平。  深圳市目前除低山顶部主要为天然次生林外,绝大部分丘陵地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进外来速生树种形成的人工先锋群落,主要是大面积连片种植的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尾叶桉林等速生林。群落的整体特点是林层简单,林相疏残,树种单一。由于有些速生树种,如马占相

4、思生长周期较短,到一定年限便会成熟老化,早期速生林普遍采用单树种大面积连片种植,抗逆性差,病虫害较多,如大叶相思林相继出现白枯病和钻心虫害。鉴于深圳市绝大部分人工速生林都已经进入衰老期,如不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将很可能再次出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范围马尾松林因病虫害而出现的区域生态质量波动情况。此外,近年来政府部门大力创建森林公园以发展旅游业,同时进行风景林改造工作,都可能给植被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1.2综合生态功能低下深圳市目前已经成为全国综合经济实力排名第4的特大型城市,未来仍将成为城市生

5、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试验区和示范区。因此,植被资源作为全市以生物生产过程为主的核心生态要素类型,除部分生产功能(农田、园地等)外必然要担负起城市生态屏障、区域水土涵养、景观美学氛围调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多复合生态公益功能。然而,长时间强烈的人为改造,主要植被资源类型普遍存在生态功能低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2.1人为干扰导致生态功能退降。过去数十年的人工植被改造工作使得现有林地植被资源外貌单一、结构简单,不但造成生物多样性的显着损失,还极大地削弱了群落水土涵养能力和维护地区生

6、态稳定的能力。大面积的人工植被群落对各种内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已经非常低下,也不具备林地植被的景观美学调控功能。  1.2.2特定生态功能保护区存在严重功能缺陷。水源保护区是深圳市最重要的生态公益区,全市一、二级水源保护区面积为594.75km,其中一级水源保护区面积129.26km。随着城市不断拓展,加上保护区内的无序、违章开发,深圳市的水源保护区内原生植被已遭到严重破坏。据统计,目前全市近70%水源保护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已不足25%,且林下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功能不断下降。  1.2.3不适当的植被转化

7、导致生态功能下降。深圳特区建立以后,出现了持续约20年左右的毁林种果现象。现状评估结果显示,深圳市至少有5000hm2以上的热带水果类园地分布在海拔超过100m以上的坡地地区。这类园地由于发育较差,既不能产出合理的经济效益,也无法替代原来自然植被所具备的生态效益。所以,一些分布在陡坡地段的低质果园还极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境劣化现象,甚至给后续的改造与植被恢复工作带来严重障碍。  1.3空间分布不均衡,格局不合理植被资源空间分布及其格局对区域生态稳定性影响极大。深圳市过去30余年的城市化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条件

8、和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导致植被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格局不合理的问题日趋突出,突出表现为以下两点。  1.3.1空间分布不均衡。根据最新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分析,深圳市2011年林地、园地、农田等主要植被资源类型的总面积已不足国土总面积的50%。原特区内部的福田区、南山区等植被资源的覆盖面积显着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特区以外的宝安区由于受地形约束影响较小,主要植被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