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30968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浅谈高中物理新教材教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物理新教材教法论文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高中物理教材作了多次重大调整,特别是上海正在试行的二期课改都是以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行动指南,目的是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高中物理教材作了多次重大调整,特别是上海正在试行的二期课改都是以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行动指南,目的是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新教材的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新教材虽然减小了教学梯度,降低了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难度,但由于高中物理的自身客观要求,难免在初、高中衔接中仍
2、出现台阶,学生仍会感觉高中物理难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对初、高中内容的衔接研究得不够;二是高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成熟阶段,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这给高中物理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应根据温故知新、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原则,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多做实验;要从单一灌输向探究、体验、互动的教学方式转化,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对学生要以激励为主,有信心、有耐心地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生活。下面就过去多次从事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的经历谈几点自己的教法,在二期课改新教材普遍推广之前与同仁共勉。(一)分析台阶原因,探究
3、克服方法物理教材的改进,可谓“与时俱进”,但不论新教材编得多么完美,都不能踏平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台阶,这是学生和教师在诸多方面造成的必然产物。如何让学生顺利跨越这个台阶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分析台阶的产生机理,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我在过去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虽然面对的都是高中学生,但总收集、收藏各阶段的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对比阅读,总结出产生台阶的原因总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1)初中教材对许多物理问题只作定性分析,即使有定量计算也非常简单;而高中物理教材绝大部分问题不但要定性分析,而且要进行大量的甚至是相当复杂的定量计算
4、。初中到高中是从定性到定量的跳变。(2)初中绝大多数的物理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的,而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绝大多数上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阶梯很高。(3)不善于利用数学工具解题是形成台阶的重要因素。高中阶段数学工具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力学部分大量运用三角函数、直角坐标系、相似三角形、二次函数、矢量等,让学生一下适应确实不易。(4)呆板学法的“惯性”对高中物理难学的结论的形成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初中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习惯于背牢记熟,而情景建立、过程分析极少考虑。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灵活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
5、是一个学法的飞跃,也是一种能力的飞跃。我在教学中根据形成台阶的原因,合理有效地采取针对性教法,帮助学生尽快走出误区,主要教法如下:1)(1)密切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师生之间不存在情感上的台阶。(2)重视学生学习物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动脑动手的,教师尽量少代替。开始时学生胆怯为难,怕失败,怕损坏仪器,怕老师埋怨,针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我给予鼓励:“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重要的定理、定律的发现和验证都是通过实验来实现的……”,学生动手多了,实验能力也就增强了。对于重难点注重启发点拨,让学生动脑去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讨论,
6、这样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入门快,学习信心增强,充分调动了学生潜在的对物理知识的追求和探索的欲望,使思维能力得到渐进式的发展。(3)化大台阶为小台阶,降低台阶的高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教学的层次必须分明,决不能搞一步到位的教学法。我先用朴素的语言讲清基本知识,让学生通俗易懂,然后再利用严密的物理语言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高一物理的瞬时速度的学习中,我先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指明瞬时是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通过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分析比较引出反映瞬时运动快慢的描述物理量——瞬时速度,最后给出或讨论出瞬时速度的概念、
7、物理意义。这样化大台阶为几个小台阶使学生的理解层层深入。(4)重难点内容和解题方法的教学舍得花时间操作。如物体的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等,教学进度尽量放慢,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增加基础训练;利用一切可利用时间帮助学生建立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指导解题方法。(5)教学中应明确高、初中物理知识的结合部分,以初中基础为平台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如在第三章的“弹力”的教学中,初中教材有过零星的定性的论述,且学生对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比较熟悉,教学时我没有从形变入手,而是从对压力、支持力、拉力的认识入手,分析产生的原因,直观地讲清产生条件从而引入形变的概念,
8、这样既能加深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6)抓住教材线索,适当调节教学内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