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30677
大小:8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07
《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3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应在经过培训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实施。一、组织领导(一)心理救援医疗队(包括防疫队,下同)在到达指定救灾地点后,应及时与救灾地的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系,成立心理救援协调组,统一安排救灾地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二)后期到达同一地点的心理救援医疗队或人员,应该在上述心理救援协调组的统一指挥、组织下开展工作。(三)各心理救援协调组的工作,应及时与所在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沟通和协调,并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二、干预基本原则(一)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与整体救灾工作结合起来,以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要根据整体救灾工作的部署,及时调
2、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二)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一旦进行,应该采取措施确保干预活动得到完整地开展,避免再次创伤。1113(三)对有不同需要的受灾人群应综合应用干预技术,实施分类干预,针对受助者当前的问题提供个体化帮助。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不随便向第三者透露受助者个人信息。(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危机干预,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中的一部分,不是“万能钥匙”。三、制定干预方案(一)目的。1.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2.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3.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众心理健康。(二)工作内容。1.综合应用基本干预技术,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提供心理救援服务。2
3、.了解受灾人群的社会心理状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发现可能出现的紧急群体心理事件苗头,及时向救灾指挥部报告并提供解决方法。3.通过实施干预,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三)确定目标人群和数量。本次心理危机干预人群分为四级。干预重点应从第一级人群开始,逐步扩展。一般性宣传教育要覆盖到四级人群。第一级人群:亲历灾难的幸存者,如死难者家属、伤员、幸存者。第二级人群:灾难现场的目击者(包括救援者),如目击灾难发生的灾民、现场指挥、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1113,医疗救护人员,其他救护人员)。第三级人群: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幸存者和目击者的亲人等。第四级人群:后方救援人员、灾
4、难发生后在灾区开展服务的人员或志愿者。(四)目标人群评估、制订分类干预计划。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目标人群分为普通人群、重点人群。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危机援助。(五)干预时限。紧急心理危机干预的时限为灾难发生后的4周以内,主要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和心理危机援助。(六)制定工作时间表。根据目标人群范围、数量以及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数,安排工作,制订工作时间表。四、组建队伍(一)心理救援医疗队。人员以精神科医生为主,可有临床心理治疗师、精神科护士加入。至少由2人组成,尽量避免单人行动。有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人员优先入选。配队长1名,指派1名联络员,负责团队后勤保
5、障和与各方面联系。1113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也可以作为其他医疗队的组成人员。(二)救灾地点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以精神科医生为主,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护士和社会工作者为辅。适当纳入有相应背景的志愿者。在开始工作以前对所有人员进行短期紧急培训。五、出发前准备(一)了解灾区基本情况,包括灾难类型、伤亡人数、道路、天气、通讯和物资供应等;了解目前政府救援计划和实施情况等。(二)复习本次灾难引起的主要躯体损伤的基本医疗救护知识和技术,例如骨折伤员的搬运、创伤止血等。(三)明确即将开展干预的地点,准备好交通地图。(四)初步估计干预对象及其分布和数量。(五)制定初步的干预方案/实施计划。(六)
6、对没有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队员,进行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七)准备宣传手册及简易评估工具,熟悉主要干预技术。(八)做好团队食宿的计划和准备,包括队员自用物品、常用药品的配备等。(九)尽量保留全部发生的财务票据。1113外援心理援助医疗队在到达灾区之前,尽量与当地联络人进行沟通,了解灾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六、现场工作流程(一)接到任务后按时间到达指定地点,接受当地救灾指挥部指挥,熟悉灾情,确定工作目标人群和场所。(二)在已有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地方,继续按照方案开展干预;还没有制订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地方,抓紧制订干预方案。(三)分小组到需要干预的场所开展干预活动。在医院,建议采用线索
7、调查和跟随各科医生查房的方法发现心理创伤较重者;在灾民转移集中安置点,建议采用线索调查和现场巡查的方式发现需要干预的对象,同时发放心理救援宣传资料;在灾难发生的现场,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发现心理创伤较重者并随时干预。(四)使用简易评估工具,对需要干预的对象进行筛查,确定重点人群。(五)根据评估结果,对心理应激反应较重的人员及时进行初步心理干预。(六)对筛选出有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的人员进行治疗及随访。(七)有条件的地方,要对救灾工作的组织者、社区干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