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26388
大小:7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7
《皮肤摄影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皮肤摄影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目前,皮肤镜技术应用最广泛,皮肤CT在大型医院和专科医院应用较广,皮肤B超和多光子CT在今后皮肤影像技术应用中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下面由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皮肤摄影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的医学技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原标题:皮肤影像技术概况、应用现状及前景 摘要:皮肤影像技术是以激光、超声和电磁波为基础等多种影像技术的总称,是国内外皮肤病诊断领域发展较迅速的一个分支;主要包括皮肤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皮肤CT)、皮肤高频超声(皮肤B超)、皮肤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
2、)、皮肤太赫兹成像、皮肤光声成像和多光子激光断层成像技术(多光子CT)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皮损进行在体、无创、实时、动态观察,有助于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呈现的是二维或者三维图像,相对直观,便于临床医生掌握。部分技术存在穿透深度和分辨率不足等缺陷。目前皮肤影像技术在色素、非色素性皮损及相关肿瘤诊断方面己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制定了若干疾病较为公认的诊断标准。目前,皮肤镜技术应用最广泛,皮肤CT在大型医院和专科医院应用较广,皮肤B超和多光子CT在今后皮肤影像技术应用中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该技术
3、在其他类型皮肤病诊断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关键词:皮肤影像技术;皮肤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皮肤CT);皮肤高频超声(皮肤B超);皮肤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皮肤太赫兹成像;皮肤光声成像和多光子激光断层成像技术(多光子CT) 皮肤影像技术是以激光、超声和电磁波为基础等多种影像技术的总称,是国内外皮肤病诊断领域发展较迅速的一个分支;是对皮损进行在体、无创、实时、动态观察,有助于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通过呈现的二维或者三维图像,便于临床医生掌握。但部分技术存在穿透深度和分辨率不足等缺陷。目前,皮
4、肤镜技术应用最广泛,皮肤CT在大型医院和专科医院应用较广,皮肤B超和多光子CT在今后皮肤影像技术应用中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笔者就皮肤摄影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前景概述如下。 1皮肤镜 1.1皮肤镜应用原理 皮肤镜的本质为光学放大,通过特殊介质减少反射光、增加皮肤的透光性,能在体外观测到肉眼不可见的皮肤表面以下(至真皮浅层)多种组织结构的轮廓和色彩[1-2]. 1.2皮肤镜的应用 皮肤镜最早始于国外,用于辅助黑素瘤和色素性皮肤病诊断,后用于其他疾病辅助诊断。皮肤镜诊断经验的获得是通过与组
5、织病理学检查相对照,并最终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标准,逐渐积累、总结而来。目前,皮肤镜在以下疾病应用较多,并提出了相对特征性的表现及诊断标准。 1.2.1脂溢性角化病 诊断标准[3]:①无黑素细胞性病变的皮肤镜表现;②边界清楚、角栓或多发性粟丘疹样囊性结构、粉刺样开孔、沟壑样结构、发夹状血管等。 1.2.2基底细胞癌 ①大量灰蓝色椭圆形癌巢;②多发灰蓝色小球(图1);③枫叶样区域;④车轮样区域;⑤溃疡;⑥树枝状血管。具有上述表现之一即提示基底细胞癌可能,最终确诊仍需组织病理学[4].
6、 1.2.3黑素瘤 ①蓝白幕;②退化结构;③肿瘤边缘不规则、放射状平行走行的黑色条纹;④皮沟、皮嵴分界不清;⑤肿瘤周围可见不规则灰色或黑色的小点或小球[4]. 1.2.4色素痣 皮肤镜下可见多数规则的色素X,总体结构对称与着色均匀,皮损边缘较规则,颜色相对较浅(图2)。皮肤镜对于交界、皮内和混合痣的分类仅作初步诊断,还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5]. 1.2.5银屑病 ①角化不全形成;②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Mun-ro微脓肿;③真皮乳头毛细血管扭曲并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图3);④
7、真皮可见炎细胞浸润[4]. 1.2.6斑秃 黄点征、黑点征、断发、短毳毛、相对特征性的感叹号样发[6-7]. 1.2.7病毒性皮肤病 扁平疣镜下为黄色至淡褐色背景上规则分布的小红点,呈玫瑰花瓣样;传染性软疣为多叶的淡黄至白色无定形结构,周围绕以模糊的纤细线状毛细血管扩张[8-9]. 1.2.8虫咬性皮肤病 疥疮诊断灵敏度高达91%,疥虫及其隧道在皮肤镜下呈典型的喷气式飞机样表现,疥虫的前端(嘴部和两条前腿)相当于三角形的飞机,隧道则相当于飞机的尾迹[10-11].
8、 1.2.9黄褐斑 淡褐色均一斑片及深褐色斑片/斑点是特征[12]. 1.2.10色素减退性皮肤病 例如白癜风,皮肤镜下表现为:①皮损色素减退或消失[13];②毛囊周围色素残留(图4)[14];③毛细血管扩张;④早期色素岛[13];⑤皮周色素加深[13].无色素痣可见色素减退,但一般无色素缺失。 皮肤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皮肤影像技术,今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