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的疆域——浅谈大陆学者所撰台湾文学史的理论视野

言说的疆域——浅谈大陆学者所撰台湾文学史的理论视野

ID:10725343

大小:6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7

言说的疆域——浅谈大陆学者所撰台湾文学史的理论视野_第1页
言说的疆域——浅谈大陆学者所撰台湾文学史的理论视野_第2页
言说的疆域——浅谈大陆学者所撰台湾文学史的理论视野_第3页
言说的疆域——浅谈大陆学者所撰台湾文学史的理论视野_第4页
言说的疆域——浅谈大陆学者所撰台湾文学史的理论视野_第5页
资源描述:

《言说的疆域——浅谈大陆学者所撰台湾文学史的理论视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言说的疆域——浅谈大陆学者所撰台湾文学史的理论视野【内容提要】历史叙事实则体现了写作主体的精神动态,通过历史叙事呈现,我们可以洞察主体意识形态走向。鉴于台湾文学史的特性以及两岸相隔的现实,大陆的台湾文学史写作更突出了距离对视中包含的种种政治文化想像,通过考察历史叙事提供的言说疆域版图,一方面可以探掘这一想像空间的多面维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完善学科的发展建设。本文选择刘登翰、杨匡汉、黎湘萍以及朱立立等所撰写的几本台湾文学史著作为样本,试析大陆学者台湾文学史理论视野的位移及其背后意识形态的变动。【摘要题】台港澳与

2、海外华人文学【关键词】历史/叙事/言说疆域/理论视野【正文】巴尔特把历史写作看作一种话语形式,“历史写作中明显存在着话语的手段,不仅表现在形式单位上——譬如‘音变’,而且表现在主题单位上——譬如‘内容’的类别和宏观结构”(注:(美)戴卫·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新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178页。);海登·怀特进一步拆解历史建构的行为过程,分析历史写作中庞杂繁琐的操作程序。长期以来对“历史”的迷信终于在结构主义以及后结构主义的轰击下粉碎了,“历史”不再被当成一架忠实记录的古朴摄影

3、机,相反,它更像是一个永远不能完形的拼图,其趣味性正在于选择、组合和拼接的过程,历史话语不可能达到真实界,它的全部作用在于培植一种真实性的效果,正如我们紧张地关注、目不转睛地凝视,寻找能够互相接洽的版块,这种对过程的关注代替了对结果的偏执。没有必要再把历史当成神圣的偶像,当众多历史叙事围绕时,我们发现任何一种历史呈现方式都永远无法穷尽事实的真相,因此它的价值也并非在于“记录”的“真实性”,而恰恰在于叙事的“虚构”和“想像”。呈现历史的叙事行为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获得了人们的重视,与此相关的叙事者、叙述视角、叙述

4、话语和声音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慢慢凸现,人们终于放弃了对真相唯一性的追逐,转而在承认真相多面呈现的基础上探讨呈现的内在动机,“历史”于是获得了新的表现活力。“学术领域反思自身的一个方法是回顾自己的历史”(注: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版,第160页。),既然历史呈现是一个可供开掘的丰饶领域,那么它就必然能为学术研究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资源参照。可以说,“回顾历史”不是一个追问终极真理并以此判决是非的仲裁性举措,而是意在审查透视历史建构的行为主体的精神动态,并借由对

5、这种精神动态的深入分析,进一步发现学科自身的生长轨迹。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台湾文学史”呈现的相关问题,这首先是基于学科建设的需要,学科历史是学科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展历史,这种历时性地位使学科获得某种共时性的身份凭证。对学科历史的整理、归纳和描述不仅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和文献资料,更重要的是,资料收集背后的操作程序不是简单的个体行为,它往往能够映照出当时学科理论的秩序、规则等结构特征以及演进变化等动态行程。其次,对学科历史的关注也有助于学科的发展提高。学科必须有自己特殊的研究

6、对象和相应的研究成果,而一门学科要发展提高,就不能僵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对研究成果的再审视和再研究往往能开拓更广阔的思考和探索空间,成绩和不足都能为学科的理论建设提供充足的理性支持,在这种充实完善的过程中将学科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既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区域,就势必需要关注自身的学科历史,不仅是研究的历史,也包括研究对象的历史,正是凭借手中的历史航线地图,我们或可在茫茫大海的浮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位坐标。“台湾文学史”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命题。我们当然知道,它整理描述的是台湾的文

7、学历史,但是问题正出在对象的特殊性上,“台湾”和“文学史”都是两个关键而又难解的概念,首先,关于“台湾”,正如王力指出的:“20世纪的台湾文学是一个具有多重研究意义的对象。从台湾被日本割据,后又为国民党政权长期据守的政治变迁看,这是一部民族文化与异族文化抗争承传的艰难历史,也留下了国民党政治文化的深刻烙痕。从50年代后台湾与西方文化的特殊联系看,台湾文学又是反映东西方文化交流、尤其是汉语文学现代化得失的活化石。因此,铸就了20世纪台湾文学基本形态的‘五四’新文化,和殖民文化、党制文化、现代工商文化以及西方现

8、代主义文艺思潮,构成了解读20世纪台湾文学的多重参照。”(注:王力:《“现代性”视野中的台湾文学史——评《20世纪台湾文学史论》,《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年第1期。)“台湾”作为一个文化活动场域,虽然隶属于中国文化的总体版图,但在长期诡谲曲折的历史变动中,已经逐渐游离于版图之外,异质声音不绝于耳,这正是台湾的特殊性所在:既有千丝万缕的文化母缘承续联结,又有暧昧难明的文化自主疏离。这样特殊的活动空间必然孕育出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