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24834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论文摘要: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符合认知心理学的规律和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关键词:问题教学;趣味性;开放性问题;模仿性问题作者简介:郑芸,摘要: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符合认知心理学的规律和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关键词:问题教学;趣味性;开放性问题;模仿性问题作者简介:郑芸,任教于浙江省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维是数学的体操。”《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问题及其解决。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
2、本技能的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素养的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等等,无不与问题和问题解决密切相关。在课堂教学中,课程(教科书等)、教师、学生围绕问题所形成的系统,课程借问题形式展开,学生通过问题学习,教师经由问题组织。在数学活动中,“问题中心”是指教学始终把问题作为学生发展的载体,基于问题及其解决来建构知识,通过教科书或教师的示范性问题让学生学会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学习数学中,“提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因为“问题是学习数学的阶梯”,没有这个阶梯你就不能达到更高点。不问,那么你学到的只是死板的
3、课本知识,掌握的只是机械的解题方法,学习知识没有理解性,运用知识没有创新性,解题缺乏灵活性,当然不利于我们的学习。一、问题类型模仿性、比较性、联想性问题,趣味性,挑战性,开放性性问题。二、如何提问1.从现实情境中提问题教科书对于每一个新概念的引入,都特别强调了它的现实背景、数学理论发展的背景或数学发展史上的背景。2.从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中提问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不是凭空产生的,数学概念、结论及其思想方法发生发展过程凝结了巨大价值,善用之,能使学生累积问题意识,领悟数学的本质,形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习惯。3.在知识的应用中提出问题
4、知识的应用并非专指实际情境下的应用,理论情境下的应用同样应得到重视。学生在应用知识时感到困难,主要表现在面对所给出的问题背景,领悟不到涉及了哪些知识和方法,或者知识、方法的定向过于宽泛。教学中,应让学生体味到问题的解决策略和方法都隐藏在问题本身之中。4.在全章的总结与反思中提问题章末小结可以改变过去的结论罗列,通过一组组问题引领学生回顾与思考,更可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反思,学会捕捉联系。三、如何引导学生提问1.深刻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善用教科书中的示范问题作为累积了多年教科书编写经验的专业出版社,人教社的编写专家们在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与内容、学生认知
5、规律、数学教学的本质等方面极具深度,使教科书的科学性、思想性、时代性、现实感以及亲和力等得到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教科书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关注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教科书在“设计题”“阅读材料”“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等栏目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使他们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
6、过程。2.课堂教学中,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洞察课堂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还要准确地判断发生问题的原因,能动、灵活、有效地处理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他们认真观察具体实例中反映的数量关系或几何关系,积极主动地开展实验与猜想、归纳与推理的活动,思考问题的本质,捕捉数学的不同分支和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思维来概括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多方寻求答案,破解疑惑,领悟数学思想,理解数学本质。3.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尝试自
7、己提出问题课前,教师应根据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同时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或选择由难度不同的问题组成的问题组。通过问题组,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学生会创造性地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对同一问题,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考虑到课时的限制,当堂不能完成的可留至课后,或安排相应的问题供学生继续探究。这样,通过学生亲身实践、主动思维,自觉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用自己的话去解释,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用自己的经验去建构,将问题变成习题解答,变成学习心得,变成小论文
8、,变成实验、调查或研究报告等,使学生经历较为完整的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