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观、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研究

资产负债观、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研究

ID:10714022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资产负债观、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研究_第1页
资产负债观、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研究_第2页
资产负债观、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研究_第3页
资产负债观、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研究_第4页
资产负债观、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产负债观、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资产负债观、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研究一、引言  长期以来,会计奉行稳健性原则,要求报告盈余对坏消息的反映比对好消息的反映更加及时和充分,对收益和费用的确认实施不同的可证实标准,以确保内在于商业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被充分考虑。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坚持历史成本基础的前提下,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不同程度地运用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新准则的制定思想已经从收入费用观转向了资产负债观,改变了主要以强化稳健性原则运用的思路,扩大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范围。资产负债观直接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确认与计量企业的收益,认为收益是企业期初净资产和期末净资产比较的结果,这种观念强调经济交易的

2、实质,要求在交易发生时弄清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和负债或者其对相关资产和负债造成的影响,然后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所以该理论认为,不需要区分交易与否这种形式上的差异,而只需要考虑企业净资产在实质上是否发生变化(所有者的投资及对其的分配所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动除外),因而该理论认为收益的实质是企业在某一期间净资产的增加。这种理论要求在计量属性上尽可能采用公允价值,不主张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强调交易实质的特性而不管交易是否实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甚至乐观地认为“资产负债观为经济实质提供了最有力的概念描述并成为准则制定过程中最合适的基础。”197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

3、会公布的一份讨论备忘录《会计报表的概念框架》首次提出资产负债观。资产负债观将会计要素核算以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与报告为核心,要求根据企业未来期间经济利益流入和流出情况对相关资产、负债等进行确认并采用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具体操作上,以三个级次确定公允价值,第一是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第二是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以一定调整;第三是运用估值技术。可以看出,公允价值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资产负债观的全面收益计算模式需要公允价值属性。其次,资产负债表观体现了受托经济责任与决策有用等目标对于未来现金流的关注,体现出公允价值的预期性与市场性特点。再次,由于风险或不确定性的存在,资

4、产负债观要求全面反映这些变化,体现出公允价值的波动性或动态的过程。最后,公允价值提供的会计信息被认为更具有相关性,而可靠性较差。实际上,在稳定的市场下,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是二者兼而有之的;相反,会计信息相关性强而可靠性差。资产负债观的采用,突破了在传统的历史成本模式下受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限制而不能进行确认的多个内容,进而使会计收益的概念更接近真实收益或者现实收益,公允价值对于未来预测与未来利益驱动被选择的可能性大,符合投资者的期望。以此同时,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尤其是证券市场的深入发展,股权极度分化,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用脚投票理论,这些分散的股权投资者不仅关注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而且更关

5、注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尤其是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从而能够客观地反映当前经济环境下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决策有用性更高。然而,自从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露出端倪以来,随着房贷违约率的不断上升,由房屋贷款衍生出来的资产抵押类证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使价格持续下跌,引发交易性恐慌,有人认为这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会计“惹的祸”,而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会计界虽然坚决否定了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但对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也存有不同声音(张荣武、伍中信,2010)。而会计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是对收入费用观下资产的“历史成本”进行一定的调整,使

6、其更加符合资产的未来收益观。但由于稳健性原则只考虑了资产由于持有所产生的减值问题,而没有考虑由此而产生的增值问题,仍然是不全面、不完整。国内外会计学术界、实务界就会计计量原则在稳健性和公允价值计量之间如何权衡问题一直进行着争论。这场争论随着各国会计准则越来越多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逐渐升温,迄今缺乏一致的看法。本文基于资产负债观的视角,选取2007年至2009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数据,检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得出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基本结论。  二、文献综述

7、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研究大量研究表明,收益指标是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会计数据。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理论。Penman和Xiao-junZhang(2002)认为,只有当资产负债信息准确反映了真实价值信息时,盈余信息才有可靠保障。张踩峰(2007)从价值运动的角度比较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确认收益的不同,研究得出资产负债观下确定的收益,是以价值计量为基础,尽量排除了一些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更具有决策价值。张玉香(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