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深化:切身化论文

谈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深化:切身化论文

ID:10712203

大小:6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谈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深化:切身化论文_第1页
谈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深化:切身化论文_第2页
谈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深化:切身化论文_第3页
谈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深化:切身化论文_第4页
谈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深化:切身化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深化:切身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深化:切身化论文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深化:切身化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深化:切身化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海德格尔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由;以此为出发点,讨论了当下技术的文化研究在经验策略上的不彻底性,从而阐明了技术文化研究走向“切身化”经验策略的必要性;讨论了对技术展开“切身化”研究的基本思路,以此作为深化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途径。  关键词:技术哲学;经验转向;文化批判;切身化  :A:1008-3758(2007)05-0382-06  若把人文主义技术哲学摘要:从技术文化批判理论发展脉络的视角探讨技

2、术哲学经验转向所面对的理由,即通过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现象学立场与他在技术哲学研究方面采用的解释学策略论的矛盾的剖析,讨论了技术文化批判经典理论存在的理由;以此为出发点,讨论了当下技术的文化研究在经验策略上的不彻底性,从而阐明了技术文化研究走向“切身化”经验策略的必要性;讨论了对技术展开“切身化”研究的基本思路,以此作为深化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途径。  关键词:技术哲学;经验转向;文化批判;切身化  :A:1008-3758(2007)05-0382-06  若把人文主义技术哲学放在当下称为“文化研究”的理论发展脉络中考察,它实际上就是关于技术的文化批判的经典理论形

3、态;而所谓技术哲学经验转向则是顺应文化研究的经验转向而展开的探索。技术哲学经验转向发展至今,最突出的一条路径就是技术哲学与文化的经验研究模式的融合,也即文化批判与建构论经验研究的融合,其哲学根基是实用主义与现象学。这让笔者意识到,经验转向发展到当下的建构论纲领,虽然突破了经典文化批判理论对技术的结构主义文化批判的抽象性,而融合了后结构主义的、经验的文化研究的描述策略与经验研究进路(即以建构论为标签的诸多进路),但由于它一直根植于文化理论(文化人类学、符号学和文本分析)的语言学策略论和文本分析传统,所以经验转向仍不彻底没有突破语言学的桎梏。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超越语

4、言的囚禁?本文试图通过讨论技术的文化批判理论在经验策略上的不彻底性及其根源而展开深思,最终提出探索性途径这将为“哲学维度的STS”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    一、技术文化批判经典理论的困境:    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缘起技术哲学被语言囚禁,根源于弗洛伊德、法兰克福学派,以及后继的德里达、拉康、福柯、德勒兹、瓜塔里等对技术的文化批判模式。  以弗洛伊德和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对技术现代性的文化批判,一方面因其把技术作为对他们的理论主张进行历史化的途径,从而为技术哲学经验转向提供了先导性理论根基;另一方面又因其语言中心主义和解释学策略论,而导致了这种经验转向的不彻底性。

5、  一方面,在他们的现象学或心理分析范式下,对技术的讨论包含着一种不断增加的本体化(onticturn)转向,即对思想和记忆的地方化和历史化。比如说,海德格尔非常明晰地把技术与存在的联结主要定位于对现代时期的解放;而弗洛伊德也为他讨论的无意识的发现和心理分析的产生设置了确定场景,即技术的历史发展的一个具体时段无法再还原的“现代性”这一时段。这种本体化转向是历史主义在哲学中的一种复兴,为技术哲学经验转向预备了关键性的哲学根基。但另一方面,这些技术文化批判先驱继承了西方哲学的语言学本体论和解释学传统,这又限制了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充分发育。本文在此对以海德格尔为代表

6、的上述观点加以说明[1]1-22。我们将看到,海德格尔“面向世界本身”的存在论现象学立场和他采用的语言学、解释学策略论导致的冲突如何成为经验转向必定面对的矛盾。  为更好地理解上述矛盾,我们从胡塞尔谈起。胡塞尔提出要“面向事物本身”,然而胡塞尔并没有达到我们所理解的面向“世界”本身,更没有达到面向“物质”世界本身,而是最终走向了先验论即他的先验现象学。胡塞尔认为现象学还原之后的剩余物是先验自我及其纯粹意识,纯粹意识是一种绝对的、观念的存在,其存在无可置疑,至于世界则被悬置起来不加考问。  笔者认为,胡塞尔之所以走向先验论,与他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深化:切身化由

7、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zbjy.提供,.从意向性理由入手及其采用的策略论紧密相关;即他首先就假设了意识的重要性并从“表述活动”开始分析。他认为,表述是作用的记号,表述的外壳是字符或语言,而表达的内容则是作用;此作用是我们通过赋予作用的行为加到表达的物质外壳上去的。因此,与表述活动相伴随的意识行为就包含三个环节,即意向行为、意向内容和对象。对胡塞尔来说,这里的关键在于区分表述的作用和对象;这二者的分离就奠定了他的先验现象学基调。对于前期的胡塞尔来说,对象尚外在于意识活动;而对于后期的胡塞尔来说,对象就成了意识的一部分。理由的核心在于,“对象”已被加了括号,排

8、除了其先在的假定,而意识也就成了先验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