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

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

ID:10708

大小:964.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7-04-11

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垭关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的可行性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位置与交通垭关煤矿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西南,属七星关区长春堡镇管辖。地理座标为:东经105°06′49″~105°08′18″,北纬27°13′56″~27°16′00″。毕节市七星关区境内尚无铁路和水路运输条件,公路运输条件较好,G326国道从矿区中部通过,从G326国道至矿区工业场地有0.3km的公路相通,矿井距毕威高速公路长春堡出口约8km,交通方便。二、矿井基本情况垭关煤矿是证照齐全的30万吨生产矿井,矿区长2.9km,宽0.9

2、km,矿区面积:2.6778km2;资源保有储量截止2004年9月为1386万吨,可采储量802万吨,一采区至2013年底消耗量约12万吨;可采煤层3层,编号分别为K1、K2、K3,煤层厚度平均分别为1.7米、2.0米、2.1米,煤层层间距平均分别为4.2米和2.1米,煤层倾角平均20°;煤质化学成份为中低灰、中高硫、高热值,煤种为无烟煤三号;地质构造复杂类型属中等;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瓦斯条件在+1816水平以上三层可采煤层经鉴定为无突出危险性;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为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矿井开拓方

3、式为平硐,二采区为下山布置;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第二节矿井地质构造和煤层特征一、地质构造25垭关煤矿位于长春堡向斜北西翼,矿区地层走向北东东,倾向南南东,倾角一般15—25°,断层附近地层倾角有所增大,次一级波状起伏不明显,为简单单斜构造。矿区内见断层6条,落差大于30米的为F1、F3两条,20~30米的为F4一条,10~20米的为F#-4一条,其余的小于10米。F1正断层:出露于矿区东部边缘,为原详查勘探区东部边界断层,本矿区内延伸250米,倾向南东,倾角70—80°,地层断距大于150米。F3正

4、断层:位于矿区东南角,区内延伸长度550米,呈北东东向延伸,在矿区东部边缘与F1相交,倾向南东,倾角66°,最大落差70米左右。F#-4逆断层:位于矿区北部东端,在F4正断层的东盘(上盘),掘回风井及切眼时见此断层,向西与F4呈80°角度相交,走向北东东,倾向南,倾角32°,落差19米,沿断层面倾向上煤层重叠长达36米。F4正断层:位于矿区东北角,走向105~135°,区内延长1.2公里,在矿区东南角与F1断层相交,倾向南西,倾角50°左右,落差10~12米。F2正断层:位于矿区东北角,走向北北东,延

5、长约400米,倾向南东东,倾角60°,落差10米左右。F5正断层:位于矿区西部3号勘探线附近,走向北25°东,延伸长度150米左右,倾向北西,倾角64°,落差小于10米。25综上所述,本区为较简单的单斜构造形态,次级波状起伏不发育,但断层较发育,构造复杂程度为二类。二、煤层龙潭组(P21)为矿区唯一的含煤地层,属海陆交互相沉积。龙潭组(P21)厚200m左右,含煤12层左右,煤层总厚11.27m,含煤率5.6%,含可采煤层3层(K1、K2、K3),均为全区可采煤层,集中分布于含煤地层的上段。K1煤层:

6、为最上一层可采煤层,全区可采,厚1.04~2.3lm,一般l.8m,以中厚煤层为主,一般为简单结构,顶板为粉砂岩或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或细砂岩。K2煤层:全区可采,厚1.06~3.22m,一般2.00m,以中厚煤层为主,含夹石0~3层,多数单一,为较简单结构煤层。直接顶板为K1煤层底板,底板为泥岩、铝土质泥岩。K3煤层:为最下一层可采煤层,全区可釆,厚1.11~4.38m,一般2.00m,以中厚煤层为主,含夹石0~3层,一般0~1层,为较简单结构煤层。直接顶板为K2煤层底板,一般为伪顶,直接底板为铝土

7、质泥岩,老底为细砂岩。垭关煤矿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编号煤层厚度最小—最大平均(m)煤层平均间距(m)煤层结构煤层稳定性顶底板岩性视密度(t/m3)倾角(°)顶板底板Kl1.04—2.311.804.2结构简单,无夹矸稳定粉砂岩、泥岩泥岩、细砂岩1.4319-21K21.06—3.222.00含夹矸0~3稳定泥岩、细砂岩泥岩、铝土质泥岩1.5419-212.1K31.11—4.382.00含夹矸0~3较稳定泥岩、铝土质泥岩铝土质泥岩1.5719-2125三、资源可靠性和煤层稳定性垭关煤矿矿界范围内共有6个

8、钻孔控制,分别为ZK1、ZK2、ZK3、ZK4、101、302,在矿界外有2个钻孔102(东南方向,距矿井边界176米)、501(距西边界410米),皆为1974年113地质队施工的勘探钻孔。根据本矿一采区开采情况和钻孔资料分析,资源可靠性强,煤层稳定性较好,其中K1、K2为稳定煤层,K3为较稳定煤层,各煤层对比可靠。四、煤质1、物理性质K1煤层:黑色、沥青一玻璃光泽,碎块状为主,以半亮型煤为主,成分为亮煤夹少量镜煤和丝炭,条带状结构,质较硬,具阶梯状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