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99892
大小:99.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7-07
《消防基础知识培训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消防基础知识培训资料§1燃烧基础知识§2电气防火知识§3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4公众聚集场所及家庭防火§5建筑防火§6建筑消防设施§7消防管理与消防法规§8初起火灾的扑救与人员逃生•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的本质和条件•第二节燃烧的类型•第三节可燃物的燃烧特点•第四节燃烧产物及其对消防安全的影响•第一节燃烧的本质和条件•一、燃烧的本质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二、燃烧的条件(一)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点火源•点火源类型–明火焰–炽热体–火星–电火花–化学反映热和生物热–光辐射(二)燃烧的充分条件#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
2、比例的助燃物#一定能量的点火源#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者的相互作用三、火灾定义和分类–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分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四、热传播的集中途径–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五、燃烧条件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防火的基本措施•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阻止火势蔓延–灭火基本原理•冷却灭火(水)•窒息灭火(二氧化碳、七氟丙烷)•隔离灭火(关阀断源)•化学抑制灭火(干粉灭火剂)•闪燃: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3、。(闪点)•着火:可燃物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的持续燃烧的现象。燃点(着火点)•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着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本身自燃与受热自燃)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是该物质的自燃点•爆炸: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分别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物理爆炸、化学爆炸、爆燃及爆炸极限)•气体的燃烧特点扩散燃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系稳定燃烧预混燃烧:可燃气体与氧在燃烧之前混合,往往造成爆炸•液体的燃烧特点1、烃类燃烧橘色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醇类具有透明蓝色火焰且几乎不产生烟雾2、突沸现象:含有水分、粘度大、沸点在100℃以
4、上的重油、原油3、火灾危险性:甲(<28℃)、乙(28~60)、丙(>60℃)三类一、燃烧产物: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物质,通常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可见烟等。各种物质的燃烧产物(P26)几种重要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第二章电气防火知识•电气火灾形成的基本原因–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的选用不当–安装不合理–操作失误–违章操作–长期过负荷运行等引起的电弧、电火花和局部过度发热•电气火灾发生的特点(P69)•漏电(P70)•短路(P71)•过负荷(P72)•接触电阻过大(P72)•电火花、电弧(P73)•电气线路的防火措施(P74)–架空线路的防火措施–室内布线的防火措施•特
5、殊场所电气线路的防火措施(P75)•照明灯具(P77)–按照环境场所选用照明灯具–正确安装照明、装饰灯具–照明供电的附件必须符合电流、电压等级的要求–合理控制电气照明–严格照明电压等级和负载量–人员密集场所安装事故应急照明灯•电热设备(P82)–电热设备附近不得堆放可燃物–电熨斗不可放在木板上–烘烤衣物要注意安全–严格控制非生产、工作需要的生活电炉–有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房屋,不宜安装电热设备•电气防火知识(6)•变压器(P83)•电动机(P84)•电焊(P85)–审批–持证上岗–保持距离–焊前处理–设备良好–作业后检查•建立电气安全岗位责任制•做好电气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工作•
6、加强值班管理•断电灭火(P112)•带电灭火–确定最小安全距离–争取使用灭火剂–启动灭火装置灭火–用水带电灭火(绝缘手套、绝缘胶靴、喷雾水等)•第三章易燃易爆化学物品防火•危险物品(P115)–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需要特别保护的货物。–其中的化学物品则称为化学危险物品。•危险物品分类(P115;九大类)•易燃易爆化学物品(P116;五类)•压缩气体(P116)–可燃气体(甲烷、乙炔等)–不燃气体•助燃气体(氧气、氯气)•不燃气体(二氧化碳、氮气)–有毒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危险性(受热膨胀性、燃烧爆炸
7、性、扩散性、带电性)•防火措施(P118)•灭火方法(P119)•易燃易爆泄漏处置(迅速堵漏、杜绝一切火源、及时疏散人员、雾状水流稀释驱散、引火点燃)•易燃液体(P125)–甲类易燃液体(闪点<28℃:汽油、酒精)–乙类易燃液体(28℃≤闪点≤60℃:煤油、松节油)–丙类易燃液体(闪点>60℃:柴油)–危险性(高度易爆性,挥发性大,流动性,受热膨胀性,易产生、积聚静电,易氧化性,毒害性、腐蚀性)•防火措施(P127:五点)•灭火方法(P12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