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硝河乡关庄村科技扶贫示范村

西吉硝河乡关庄村科技扶贫示范村

ID:10698305

大小:6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07

西吉硝河乡关庄村科技扶贫示范村_第1页
西吉硝河乡关庄村科技扶贫示范村_第2页
西吉硝河乡关庄村科技扶贫示范村_第3页
西吉硝河乡关庄村科技扶贫示范村_第4页
西吉硝河乡关庄村科技扶贫示范村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吉硝河乡关庄村科技扶贫示范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吉县硝河乡关庄村科技扶贫示范村“肉牛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为了将草畜产业发展和科技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帮扶贫困户,实现产业扶贫,加快推动区域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加大草畜产业科技开发力度,建设肉牛高效养殖集成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强化科技创新,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引领带动当地农户应用肉牛高效养殖集成技术,推动肉牛养殖集成推广应用步伐,进一步提升当地农民肉牛养殖技术水平,全面提升草畜产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结合我县硝河乡关庄村肉牛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项目村概况(一

2、)基本情况。西吉县硝河乡关庄村是2017年脱贫销号村,位于县城东南方向20公里处,距硝河乡政府2.5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7830亩,其中退耕地面积3020亩,退耕还林面积1420亩,有效灌溉面积330亩。下辖6个自然组,其中水岔湾组已全组县外搬迁。现全村共有252户,总人口108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享受人数382人。该村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经济基础薄弱、带动和服务能力不足严重阻碍了关庄村的发展。15(二)产业发展现状。关庄村肉牛、基础母牛有基本存栏量,饲养肉牛1280头,其中存栏620头(基础母

3、牛383头),饲养10头以上规模户6户。从事肉牛养殖合作社2家。广大肉牛养殖户在“翔羽养殖专业合作社”和“两个带头人”的带动下,其相继成立了“西吉县苏氏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吉县林峰专业养殖合作社”,农户的养殖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合作社和产业公司当中,把整村发展的线拉成致富奔小康的面,从肉牛养殖到育肥以及销售形成产业链,打造出属于关庄村的清真牛羊肉品牌;从基础母牛配种繁殖着手,培育出良种母牛及肉牛打入销售市场,农民养殖业提供纯收入达840元。二、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重要性。草畜产业是该村

4、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西吉县县委、政府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的有利机遇,立足资源禀赋,把做大做强草畜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有力促进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收入倍增,草畜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通过调查发现,该村在肉牛养殖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肉牛良种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养殖户饲养肉牛以当地品种为主,生长速度慢,出栏周期长。二是养殖技术落后。15肉牛高效快速育肥、饲草调制、全混合日粮饲喂、犊牛隔栏补饲等肉牛养殖关键技术普及程度低,秸秆饲草加工利用率低,青黄贮饲草仅占30%左右。三

5、是养殖数量少。当前,全村有农户312户,户均饲养肉牛不足2头,加之肉牛短期育肥效益高,在利益的驱动下,大部分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从事肉牛短期育肥,相当一部分农民不愿意从事生产周期长、风险较大的肉牛养殖,能繁母牛存栏数量也相对较少,仅存栏383头,户均不到1.5头基础母牛,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以上问题严重制约着草畜产业的优化升级。通过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建立肉牛高效养殖集成技术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村组依靠科技促进草畜产业提质增效。(二)必要性。草畜产业是该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年饲养肉牛达1280头,年提供农牧纯收

6、入达840元。通过实施肉牛高效养殖技术集成示范基地项目,一是向养殖户提供肉牛改良,开展冷配改良,提高肉牛良种化程度;二是建立肉牛高效养殖技术集成技术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当地养殖户改变传统养殖技术,开展科学养殖。实现肉牛养殖由简单的粗放式增长,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提质增效,也是当前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选择。因此,肉牛高效养殖集成技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该村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三、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牧”15战略和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养殖户和建档立卡贫困养

7、殖通过肉牛养殖增收致富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和示范推广,有效破解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问题和养殖户养殖水平低、效益不高等技术难题,建立和完善适合宁夏六盘山区的肉牛节本高效养殖新模式、新机制,为全面推广肉牛节本高效养殖技术积累宝贵经验和培育典型。(二)预期效果1、肉牛饲养量明显增加。通过实施项目,加速肉牛产业扩量、提质、增效,使肉牛产业地位在农业结构比重中更加凸显,肉牛品种进一步优化,牧草基地更加夯实,产业科学化程度明显提升。项目实施后,全村肉牛存栏达到1500头以上,增长16%以上,其中基

8、础母牛比例占存栏总数的65%以上。2、科技养殖水平明显提升。培育肉牛繁育科技示范村1个,在养殖户中全面推广肉牛品种改良、犊牛隔栏补饲、母牛高效养殖、肉牛短期育肥、混合日粮饲喂、营养调控及饲草加工调制等技术。通过项目实施,使养殖户普遍掌握各项科学养殖技术。3、合作化程度显著提高。培育规范化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吸纳养殖户和建档立卡贫困养殖户为会员,推行“合作社+农户”养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