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97429
大小:63.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经济社会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并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词经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国民经
2、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发展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经济发展的内涵和指标,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政策,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和享用。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经济发展的认识和指标的制定决定了对发展方式的选择和发展成果的享用;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途径和分享发展成果
3、的物质保证;发展成果的分配和享用体现了发展的内涵和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对以往经济增长方式从内涵、方式和目标的一种全方位深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的问题,更多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涉及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问题,是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核心要求表现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及其各自内部结构的和谐统一。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GDP增长率达到了9.83%,积累率接近40%,形成了庞大的国民经济总量,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210871亿元,跃居世界第四位,人均国民收入也达到2010
4、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过于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产生了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不和谐因素,而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和高速增长中,或表现不明显,或被经济高速增长的表象所掩盖,逐步累积下来从而演化为现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我国2020年要实现人均GDP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战略目标。而这一时期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和问题最为突出的时期,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徘徊和社会的不安定。我
5、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工业化重化工工业阶段的资源环境约束2005年我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已达到50,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即以重化工工业为主的阶段,这对资源供应总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我国的能源消耗达到了24.6亿吨标准煤,大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钢材消耗量达到了3.88亿吨,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量的30%。我国主要资源消费的增加量占世界总增加量的比例,包括煤炭、石油和钢等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单位GDP二氧化硫和
6、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8~9倍,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日耗水量和日均污水排放量都居世界第一位,目前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均受到严重污染。从发展的方而看,重化工工业阶段的到来必然提高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于重工业本身就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重化工工业阶段的到来更加剧了节能减排、降低环境污染的难度。2007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9.5%,增速比轻工业快3.1个百分点,而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钢铁、有色、电力、石油石化、建材等六大行业增长了20.1%,同比高出3.6个百分点。从环
7、保总局和批复项目的行业来看,电力、石化、钢铁等有色重污染项目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大。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单位GDP能耗需要比2005年下降20%,即每年需要下降4%;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需要下降30%,即每年下降6%;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需要分别下降10%,年下降2%。但从2006完成的情况来看,单位GDP能耗下降不到2%,节能减排的压力增大。同时,我国还面临着资源总量有限、资源利用效率低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结构性矛盾。耕地和淡水人均占有量仅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
8、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从资源利用效率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大:日本为1,意大利为1.33,法国为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