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93927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思考论文论文摘要:结合当前高职高专课程体系,分析高职高专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目标,阐述高职高专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高职高专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课程体论文摘要:结合当前高职高专课程体系,分析高职高专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目标,阐述高职高专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高职高专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课程体系;改革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建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
2、模式,确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核心任务就是要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课程体系的构建又是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一、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目标1、课程现状由于绝大部分高职院校为多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普通高专学校基本为“本科压缩型”,通常提采用传统的专业与班级结构,“理论+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沿用了很多年,现在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理论深度
3、的把握、实践的针对性和应用的有效性等方面,尽管改革力度在逐步深人,但课程体系仍以“三段式”为主,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辅之以一定的选修课作为拓展课程。这种模式比较注重课程安排的层次性、课程体系的系统性,相对忽略与职业有关的素质培养、技能训练和应变能力的形成。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已成当务之急。2、课程改革目标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职业教育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相比,有其职业定向性,受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产业结构、技术要求、就业结构制约的
4、特性,在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基础上,朝“多元整合型”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课程观。具体改革的目标应是: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多证书”制度。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
5、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研究课程设置的方法,建立有行业专家、企业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二、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为保证课程体系改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应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其次
6、,作为职业技术院校,在考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时,不能忽视国家劳动、人事部门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将劳动、人事部门的职业标准融人课程,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认证资格。2、以能力为核心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即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必须突出课程体系的应用性,这是高职高专教育自身性质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组织服从于所
7、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二是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要求在高职高专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增强职业适应性。三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应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中,注重创业能力培养的渗透。3、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就是要求课程设置不能局限于专业本身,应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其他技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发展特长。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创造能力之大小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主体知识面的宽窄及各类知识的综合水平。因而,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必须坚持开放
8、性原则,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背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知识的通透融合、相互整合并转化为能力,进而形成多学科、多视角的创新方式和能力。4、课程内容的整合性“整合”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融合、组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