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县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文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县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文书 根据县计委编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全县畜牧业发展形势和自身特点,在经过相关部门之间的不断沟通、认真调研、分析、讨论、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畜牧业工作回顾 (一)“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畜产品总量大幅增加,畜牧业成为我县重要经济增长点。我县“十五”期末计划存栏42.5万头只,实际存栏40.68万头(只),完成95.7%。其中牛计划存栏2.9万头只,实际存栏2.78万头只,完成96%;绵羊计划存栏32.02万头只,实际存栏32.14万头只,完成102%;山羊计
2、划存栏3.27万头只,实际存栏4.2万头只,完成128%;猪计划存栏3万头只,实际存栏0.4万头只,完成13%。农区计划存栏16万头只,实际存栏14.4万头只,完成90%,牧区计划存栏26.5万头只,实际完成26.22万头只,完成99%,肉类年总产量计划6100吨,实际完成7404吨,完成121%,奶产量计划6562吨,实际完成8198吨,完成125%,毛产量计划930吨,实际完成740吨,完成80%。2004年末,牧民人均收入达2986元。“十五”期间,我县牧民定居率100%,牧民全部实现定居半定居。 ----牲畜品种改良取得
3、明显成效。加大了黄牛改良工作力度,坚持冷配和良种公牛牵引交配相结合。目前,全县牛存栏为2.78万头,良种率53%。农区母牛改良配种率达90%以上。冷配黄牛平均受胎率80%以上。05年全县改良牛5950头,完成计划101%;使用冻精8925粒,消耗液氮2100升;落实参配公牛370头,其中牧区新引进新疆褐牛种公牛15头,去势土杂种公牛1585头。 狠抓细毛羊品种改良工作。建立健全细毛羊品种改良工作制度;从严把关,引进优势种畜;加强小畜配种,重视科学选配;狠抓鉴定淘汰,发挥良种优势;认真做好疫病防治,提高生产性能;大力宣传推进细毛羊
4、核心群的现代化管理,实现细毛羊产业的“两高一优”(即:高产、高效、优质)的战略目标。依托新疆“萨帕乐”品牌将我县优质细毛羊集中起来到南京羊毛市场进行拍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绵羊通过引进肉毛兼用羊杂交,肉的单产有了一定的提高。 ----动物防疫体系、疫情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县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政府行为,形成了以畜牧兽医部门为主体,全社会支持参与的防疫机制。通过动物防疫监测站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强了动物防疫网络建设,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动物防疫水平进一步提高,保持了县内无重大疫情发生的良好局
5、面。 ----以草原生态保护为主的畜牧业项目建设稳步进行,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十五”期间,是我县争取和实施畜牧业项目较多的一个时期,先后完成和启动实施了以天然草原保护、退牧还草项目工程、世行贷款项目、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等大型畜牧业建设项目,总投资2710万元。通过项目建设,全县新增围栏改良的天然草场面积达144万亩,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23.2%。新增定居牧民98户,使全县牧民1164户牧全部实现定居半定居。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牧民定居点共建住房面积13.5万平方米,人均15平方米;全县累计打机井24眼,修引水渠91千
6、米,架高压线155千米,修路350千米,修桥53座,药浴池29座;定居点"三通、四有、五配套"工程中,通水100%、通电92%、通路100%;住房、棚圈、草料地分别为100%、100%、100%;文化室、商店、卫生所服务体系和学校分别为80%、100%、100%、100%和95%。定居点实现草料地从1995年的1.9万亩增加到2004年的4.87万亩,户均32亩。县乡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和器械装备不断完善,交通、通讯、自动化办公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二)情况分析 从十五计划指标总体完成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7、牲畜品种改良力度不够,从而影响了畜产品的品质、市场价格和农牧民的人均收入。 2、牲畜存栏量的递增受到天然草原载畜量的限制,目前已普遍出现超载放牧现象。要想使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必须在牲畜品质上多下功夫,增加出栏率和商品率。 3、草原畜牧基础设施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目前情况来看,牧区畜牧业仍旧以数量型发展为主,而且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信息闭塞,交通困难,超载放牧现象十分严重,草场纠纷连连不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工草料地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牧区人畜卫生饮水问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4、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合理调整。牧
8、区坚持以草定畜的方针,进一步加大牲畜改良力度,在提高牲畜品质上多下功夫;农区要坚持以小换大,在规模养殖上下功夫。要发展现代畜牧业,走农牧互补,以农促牧,农牧结合的发展道路。 5、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和法制建设,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