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

ID:10681877

大小:1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号:2010101217课程论文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赏析课程教师黄健(副教授)论文题目中国古代诗学的语言观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统计学班级统计二班学生姓名殷婷2012年4月4日中国古代诗学的语言观殷婷摘要:语言从我们生命和意识的一开始,就一直围绕和伴随着我们,它是我们思想、感情、想像和知觉的精神空气。关键词:语言观儒家逻辑结构本质特征随着这个学期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欣赏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但不能一一列举出来,中国古代诗学对诗歌语言的研究,有着优良传统,许多诗论家依据创作实际情况,有过精细的阐述和深刻的见解。特别是对具体诗作的评析,不仅很

2、有说服力,而且有不少卓见,使读者常有豁然开朗之感,由此获得审美的享受。其中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歌语言所以我选择一个我最喜欢的专题。从小就喜欢语言的我,对语言观特别的感兴趣。一语言从我们生命和意识的一开始,就一直围绕和伴随着我们,它是我们思想、感情、想像和知觉的精神空气。罗素甚至说语言像“呼吸、血液、性别和闪电等其他带有神秘性质的事物一样,从人类能够记录思想开始,人们就一直用迷信的眼光看待它”。和人类其他活动相比,人类的哲学思想、美学智慧或诗性思考须不能脱离语言,语言构成了我们精神生产和文化表意实践的前提和条件。语言和世界本体、真理、意义、心灵、道德之间

3、的关系如何?语言是否与思想直接同一?语言是否是一个自足王国?从语言结构能否推知世界结构?语言意义与经验对象的关系如何?语言是工具性还是本体性的?在中国古代诗学中,学者对语言的形上思考和诗性观照有着独特的背景理论、逻辑结构以及不同于西方诗学语言观的本质特性。对古代诗学研究观这一主题进一步的逻辑分析和哲学提升,不仅可以增加对中国艺术思维独特性的可理解程度,而且还可以增加对中国艺术思维独特的可理解程度,而且还可以使古代文艺表意实践的理论图像变得更加明晰起来。在探讨古代诗学语言观的逻辑结构和本质特征之前,回溯其背景理论将有可能是我们避免空洞的哲学抽象而重新遭遇

4、历史真实。因为对语言的考察,只有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学说中去把握其存在,真正的哲学理解与阐释活动才算开始。尽管墨家和名家对中国古代语言哲学奉献甚巨,但它们对古代审美智慧和诗性思考却影响不大,因此产生了三种不同的语言观的思考模式、兴趣侧重点及其差别对中国古代美学和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儒家语言观属于宗法社会本体论下,道家语言观是宇宙自然本体论下以及自我心性本体论下的语言观。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诗学中,人文观念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拳文从文学的拳质论、

5、创作论、作品论等方面入手,在对“仁”、“礼”、“情”、“德”等思想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阐释中,着重论析了中国古代诗学中所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和精神价值。中国古代诗学中的不少理论、观念、概念都是具有原创性的,如“诗言志”、“诗缘情”、“情境”、“意境”、“神思”、“风骨”、“气韵”、“滋味”、“兴趣”等等。在我的记忆中儒家语言观尤为深刻,儒学是纯粹的人学,其基本宗旨是维护宗法社会的社会秩序。个体同社会秩序的调适与和谐是儒家人学的主旨,可以说儒学是以宗法社会为主体的人学体系。关于个体与宗法社会之关系的思考对儒家语言观念的影响突出体现在:个体的道德修养和语言的运

6、用在儒家看来有着生命存在意义上的本质关联。在规范伦理秩序和处理社会冲突上,正名理论引导儒家走向语言的绝对主义,而相对远离了对直觉、情感、想象等规则系统的有效描述和解释。由于重视把个体道德修养纳入到群体伦理秩序中来加以思考,儒家对个体的语言运用效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换言之儒家侧重于语用学研究,而不是语形学或语义学的研究。例如:孔子就语言运用提出了“慎言”和“辞达”的语用要求。“子曰:辞达而已矣”即要求语言的运用以达意为标准。语用学研究倾向对后世儒家诗学反对虚妄之言和华伪之文,提倡文必符实,文质相符的艺术真实论有积极的作用。而汉儒及后世儒生对《诗经》等古典

7、艺术文本的误读,很大程度则是语用研究走向过度诠释的历史产物,这也许就是认识的历史运动中洞见和盲视的辩证体现。二从语言工具论出发,中国古代诗学语言观以言意关系为核心,形成了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统一的潜在逻辑结构。共时性逻辑结构有四个基本的纬度或方向:以言与道的关系为核心探讨了文艺本原论、本体论;以言与气的关系为核心探讨了艺术作品构成论、风格论‘审美主体建构论;以言与象的关系为核心探讨了艺术表现中的语言桲论问题。历时性逻辑结构在审美体验上形成了三个逐次深化的沉面:言象关系侧重关注生命意符之感悟;言气关系侧重关注终极境域之开启。共时性结构主要在诗学层面展开,历史

8、性结构则带有强烈的哲学、美学色彩。语言符号作为艺术表意实践的基本手段,与艺术实践的整体生产流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