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79043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试论职业院校自我发展的战略定位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职业院校自我发展的战略定位摘要:当前职业院校自我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战略定位问题。本文着重阐述职业院校战略定位的基本含义,战略定位所体现的具体内容及其逻辑关系,提出职业院校准确定位的对策性建议。关键词:高职院校;自我发展;战略定位职业院校在我国的蓬勃兴起和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一事实出发所面临和亟待解决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如自我生存发展的定位、理论指导与实践运作如何有机统一、生源数量与质量难以保障且竞争激烈、培养目标与社会就业如何合理衔接等,纷繁复杂,不能不令人产生种种困惑与举止失措之感
2、。在这诸多矛盾和问题中,笔者认为最首要而紧迫的问题,就是职业院校如何实现战略定位的问题。一、战略与战略定位的基本含义战略的原意是指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决定指导某一全局的规划和策略。所谓某一全局,可视为社会大系统中任何一个不同层次——宏观、中观、微观,以及不同范围、区域内的社会群体组织,如企业、学校、事业单位,或各级地方政府与部门、军营、社会团体等。本文所要讨论的,是专指微观运作层次上的全局及其战略定位,亦即社会群体组织——职业院校的战略定位。任何一个社会群体组织,相对于社会大系统的全局来
3、说,只是一个局部或单元。但从自我定位的角度来说,它作为参与市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体,又是微观运作系统本身的一个全局。这个全局的结构与功能、生机与活力如何,既是关系我国社会整体战略目标实现的实践性操作问题,又往往是各个群体组织自我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应用理论指导问题。在诸多应用理论指导问题中,战略定位问题属微观运作层次中的最高层次,具有全局性、方向性、指导性和决定性的意义与作用。所谓群体组织系统的战略定位,主要是指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个主体,在实现微观运作系统的目标上,有效整合自我系统的各种资源,合理调配本系统的各
4、种要素,逐步形成结构效率优化,功能更新升级,不断推动微观系统进入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轨道与境界,进而确保本系统适应社会大系统的运作要求,而使自己立于市场竞争不败之地的有关全局性、方向性、指导性的策略与措施的谋划、制定、推行和应用。这一含义包括以下要点:一是目标明确具体;二是资源整合有效;三是结构功能优化;四是环境适应能力强;五是激励机制切实到位;六是成效体现在本系统的良性循环运作而不断发展升级。二、职业院校自我发展的8个战略定位(一)服务社会定位即指在立足于本校现有基础和条件的前提下,明确社会发展的近期目标与
5、长远目标,包括区域、产业、行业、职业性目标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以及服务对象的基本状况,确保培养的毕业生既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性要求而充分就业,又应努力使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谋生本领、创新基础、发展潜力,并创造和提供毕业生能随时返校进行职业培训、深造的条件与机会。同时,面向社会的一切劳动者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树立本院校的品牌形象。(二)品牌经营定位即指在服务社会的目标指引下,立足于本校的职业技术优势与各种资源的整合效应,确保培养的毕业生(含各种培训生)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同时,应积
6、极努力地寻找社会急需解决的具体项目,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项目开发与潜心经营,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实际操作的才干和能力,确保人才培养面向社会的现实需求,又能够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的一体化开发,造就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自我特色优势、受社会欢迎的师资队伍,不断推动师资队伍结构功能的自我改善和优化,进而为学校的自我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人力资本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项目的应用研究与开发、潜心经营与积累,不断培育和塑造本校的个性,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逐步形成品牌效应。(三)比较效益定位即指在实现上述两个定位的前提下,为了不
7、断增强职业院校自我发展的经济实力,必须切实注重深入研究如何到市场竞争中去寻找比较效益,形成与市场接轨的造血功能和机制,并努力通过项目的实际比较效益之获取,充分激活内部系统的生机。同时,注意严格区分和把握好项目的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现实效益与潜在效益、双向效益(指学校本身与项目直接得益方的双方)与社会效益、物质效益与精神效益等的矛盾关系,遵循比较效益最优化与最大化的市场价值规律与交换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的有机统一上,综合考察、比较效益。充分借鉴、吸收、转化、应用西方几百年市场经济运作的效益量化成果,
8、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效益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便科学考评各个主体的绩效,充分激励和发挥不同主体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团队合力,努力追求卓越。(四)团队协作定位即指团队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的各个主体(含构成本系统的各层级部门主体),必须形成劳动对象(服务对象)明确,主从关系清楚,分工协作到位,岗位配合默契,责、权、利有机统一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合力,团结一致地实现本系统高效运作的共同目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