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简析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ID:10672961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简析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论文_第1页
简析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论文_第2页
简析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论文_第3页
简析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简析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析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论文.freel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大环境下,政府大幅提高收购价格已经不可能,更谈不上通过提价来增收。2.1.3农产品供求结构不合理制约着农民增收。农产品供求结构不合理,农产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突出表现就是农产品的“三多三少”:即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一般产品多,专用产品少;再加上季节结构不合理,反季节产品少等,在当前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新形势下,必然造成大量农产品因无市场而实现不了价值,致使农民增产不增收。2.1.4农产品流通体制不畅,农

2、产品价值难以实现,增产难增收。在现阶段,农产品流通体系不畅,市场发育不全,致使农产品向商品的转化出现障碍,价值难以实现,或价不符值,农民增产不增收。2.2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转移困难。致使农民非农收入减少2.2.1土地经营规模越来越小,难以实现规模经营。l0多年来,在劳动力供给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中的用工量不断减少。这种农业的小规模与小生产伴随的是低技术和低劳动生产率,使农民收入下降。2.2.2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使农民非农收入减少。进入20世纪

3、9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面临“二次创业”,发展速度明显放慢,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相应减弱。同时,乡镇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也进行着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出现了资本增密的趋势,这就直接降低了乡镇企业的就业弹性。1980—1998年,乡镇企业对资有增加值的就业弹性为0.36,1991—1996年降为0.19;1980~1988年对固定资产原值的就业弹性为0.65,19911996年降为0.21。农民乡镇劳动收入也急剧下降,1990—1996年,农村居民的乡镇劳动报酬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6.1%,而1997年下

4、降为l1.1%,1998年则为4.72%。2.2.3农民工大量回流,使农民企业劳动收入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工潮”出现,大量农民涌人城镇择业,当年人数高达61130万,企业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渠道。但目前在宏观经济紧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许多企业停工、停产甚至倒闭,大量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农民工也自然先期无工可做而“下岗回乡”,这样农民收入就受到直接影响。1990~1996年,农村居民的企业劳动报酬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6.6%,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但在1997年

5、,农村居民的企业劳动收入仅增长了15.9%,1998年则下降了1.3%。2.3过重的农民负担和农村乱收费加剧了农民收入的下降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日渐暴露,且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生产积极性。据统计,在1979~1994年16年间,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民那里占有了大约15000亿元收入,同期农业税收总额为1755亿元,各项支农支出3767亿元,政府通过农业税费制度提取农业剩余约12986亿元。自20O6年1月1日起,《农业税条例》的废止,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6、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然而,在当前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业收入减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这主要表现在现实中的农民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等现象并未得到根本遏制,据《嘹望》周刊报道的资料显示,1997年农民承担的“提留”、“统筹”、“以资代劳”、社会其他负担等费用,全国人均180元,占农民收入的10%以上,占现金收入的16%,从而使农民实际可支配的收入减少;另据农业部“农民负担问题综合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显示,我国农民负担年增长速度为农民纯收入增长速

7、度的2倍。另外,农民的隐性负担过重,农产品的价格尽管有所增长,但其增加的幅度却不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加的幅度,导致农业投入与收益之间不平衡。农民负担过重,不仅直接减少了农民收入,而且还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坚持科学发展观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指导地位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决农民增收困难,切实增加农民收人,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指导地位,让农民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3.1坚持以人为本党中央近年来连续发出的“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产业

8、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要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要进一步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切实做到扶贫到村到户等等。3.2坚持全面协调当前必须用全面协调的发展观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这个难题,帮助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鼓励各种资本投入农业开发等。还要把农民增收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有机统一起来,在并村扩镇、做大县市城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