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离骚的艺术美学

浅谈离骚的艺术美学

ID:10672949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浅谈离骚的艺术美学_第1页
浅谈离骚的艺术美学_第2页
浅谈离骚的艺术美学_第3页
浅谈离骚的艺术美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离骚的艺术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离骚的艺术美学浅谈离骚的艺术美学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离骚的艺术美学,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诗歌中形成了汹涌澎湃的感情大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忠贞与奸佞的冲突上,诗人通过比兴手法从各个方面描述自己的美好品质,表达对祖国的忠贞,希望国富民强、重现唐虞三代的繁华局面;第二,面对君王的腐朽统治,诗人通过自己在王道上的不懈探索、积极与各种困难进行斗争,在坚持自己原则、宁死不改自己高贵品格的基础上勇往直前;第三,以离开故国另求贤主的思想与怀念故都的爱国情感矛盾开展,在遭到流放的过程中

2、,即使遭遇了不公平的待遇,也没有磨灭屈原深厚的爱国情感。在屈原心里,祖国的独立和强大始终是其最为关心的事情,强烈的爱国情感促使他最终决定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以死殉国,集中鲜明地体现着屈原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3]。最后,在《离骚》的情感表达中,针对情感矛盾的描写,通过辩证运动的方式,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在《离骚》中,基本矛盾线索仍围绕着屈原追求美政理想的意志力量与现实反追求力量的冲突,这一冲突导致诗人在自己的国家受到排挤、迫害,甚至没有容身之地。《离骚》的主要艺术特色(

3、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在对《离骚》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时,其基本前提在于深入了解《离骚》所表现的社会内容。在其抒发的思想情感中,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着直接联系,但在全文的艺术表现上,则是摆脱了以往的情感束缚,通篇以自由驰骋、文字洒脱体现出的思想情感,并由此进入想象境界、奇幻神异[4]。《离骚》的前半篇是对自己的往事、身世、理想、遭际进行的回忆,主要以写实为主,但在表现奇特想象的过程中,则是通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是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

4、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等诗句,通过比兴的手法来夸饰自己的美好品质。在《离骚》的后半篇中,主要写对今后道路的探索,在充分表达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时,通过大胆、夸张的想象,上天入地、蓬勃飘逸,将自己的爱国激情表达出来。诗人满腔的爱国情怀,积极踊跃的追求理想,最终换以失望结果。面对自己内心强烈的情感与残酷的现实,在展示自己心路历程的同时,更多地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二)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作为一首抒情诗,主要以诗人屈原的平生自序为主,作为楚国贵族,屈原自身有着崇高的理想、独立不屈的人格

5、以及异常浓烈的情感,而这些都是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体现[5]。在对屈原自身的描写中帝高阳之苗裔,又于寅年寅月寅日出生,身世高贵而出生奇异。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是以为佩作为一个出身高贵的楚国贵族,屈原有着非凡的才能与完美的品质,再加上他有着远大的理想与志向,很大程度上使其趋于完美。在自序中,将多种美好品质集于一身,在凸显超凡脱俗的爱国形象时,还进一步体现出追求理想、坚贞不屈的性格特征。面对当时昏庸无能的朝廷统治,报国无门却被无端谗害、流放,即使这样仍没有放弃自己的报

6、国理想,反而更加注重自己品质修养。由此可见,在《离骚》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主要体现在独立不屈、纯洁完美的精神实质。(三)比兴手法的拓展《诗经》开创了比兴手法,屈原在《离骚》中对其进行了继承并作出了相应的扩展。王逸《楚辞章句》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从该评价中能够看出,《离骚》在很大程度上对比兴手法进行了开拓,通过准确、形象的喻像来突出的内心感情,在连续使用比兴手法的同时,还能将长诗中的喻像、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

7、为一体,熔铸成浑融的艺术境界,使其具有象征意义。(四)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作为我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读者在对《离骚》进行分析时,应从前后两个方面出发。诗作的前一部分以自己的往事回顾为主,后一部分以对实现理想的探索为主,前一部分多数以写实为主,后一部分大体上以写虚为主。前后两部分虚实结合、回环往复,抒情写志淋漓尽致。再加上后一部分着重描写了奇幻境界,进一步推动了诗作的情感起伏与艺术升华,尽情挥洒了内心的思想情感。在诗作的形式及语言方面,屈原将民歌与散文结合,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长短不拘、韵散相间的

8、文学表达形式。与此同时,在《离骚》的后半篇中,主要以诗人的思想活动为主,且通过主客问答、铺排描写的形式,这对汉赋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此外,《离骚》语言丰富,运用了大量的双声与叠韵,在提高诗歌情感境界的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美学论文:元美学研究的思考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美学论文:元美学研究的思考,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善与正当的关系不仅存在于道德(狭义之善)领域,而且也存在于实利(利)、信仰(信)、认知(西方哲学强调的真)、炫美(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