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规划评估方法及实用软件概述

配电网规划评估方法及实用软件概述

ID:10663997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配电网规划评估方法及实用软件概述_第1页
配电网规划评估方法及实用软件概述_第2页
配电网规划评估方法及实用软件概述_第3页
配电网规划评估方法及实用软件概述_第4页
配电网规划评估方法及实用软件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配电网规划评估方法及实用软件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配电网规划评估方法及实用软件概述1绪论1.1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和改善,电力负荷持续增长,电网建设面对的各种压力日益凸显,如更换残旧设备、优化网架结构、新建及改造变电站、提高可靠性及电能质量等各个方面。为此,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及改造配电网,引发了配电网建设的新一轮热潮。然而受社会、经济、技术以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存在很多约束,这些约束最终都将以资金的形式表现出来[1]。因此,合理的配电网规划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国家基础建设投资,促进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发展

2、,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配电网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需要回顾当时制定的规划是否合理,查找电网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今后的规划提出指导性意见。因此,配电网规划后评估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检验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效果和达到的供电能力;②找出现状电网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电网建设改造项目,确定未来的发展思路,为决策人员提供关键量化指标作为项目规模、建设标准、投产时机等关键性问题的重要决策依据,有效避免投资风险、确保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目标与项目的一致性;③为项目建设相关的前期工作计划提供参考,并为近期配电网建设投资

3、计划的制定和填报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④建立完善的电网基础数据库,帮助电力企业更好地了解电网内部设备总体状况和整体运行水平,有助于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开展配电网建设项目优选工作,为决策人员提供了关键量化指标。指标的量化作为项目选择以及项目规模、建设标准、投产时机等关键性问题的重要决策依据,有效地避免了投资风险、确保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目标与项目的一致性;同时,引进一套统一、连贯的项目评估与选择机制,不仅能够为项目建设相关的前期工作计划提供参考,而且为近期配电网建设投资计划的制定和填报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此外,配电网

4、评估工作帮助电力企业更好地了解电网内部设备总体状况和整体运行水平,有助于提高运行管理水平。1.2研究现状对于现状电网及规划建设项目而言,判断其是否合理、其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各个国家和相关机构都在积极地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所谓评估,是根据确定的目的对对象系统的属性进行的测定,并将这种属性变为客观定量的计值或者主观效用的行为[2]。评估是对客体自身的价值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量化,其本身并不创造价值。配电网评估按照时间顺序,可划分为配电网规划后评估和配电网规划事前评估。配电网规划后评估,指配电网按

5、照规划方案建设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投资项目的实际效益进行系统分析,即在技术经济层面对电网进行的全面评估。后评估反馈的信息能够帮助运行和规划人员发现现状电网的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相关的纠正策略解决问题,指导和提高未来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配电网规划事前评估,指根据电网规划内容,通过估算、仿真等辅助手段对规划年目标网架进行的全面评估。事前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校验规划项目实施后,配电网各方面运行指标能否达到预期,能够帮助规划人员发现目标网架潜在的不合理性,回过头来对配电网规划项目的修编和实施进行指导。配电网规划后评估和事前评估都属于配电网

6、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既联系紧密,又包含不同特性,具体情况如表1.1所示。2配电网规划后评估理论基础2.1评估方法简介就配电网这种整体优劣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多属性大型复杂系统[38]而言,配电网综合评估的前提条件是对这些属性和因素综合、全面、科学的考虑。不同的评估理论和方法侧重点各有不同,各单项指标及其相互关系的确定方式也不尽相同,从各种方法科学有效的处理方式出发,建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39-42]、模糊评价法[43-45]、德尔菲法[46-47]和聚类分析法[48

7、-50]等。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是一种实用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分析方法,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正式提出。该方法针对多目标、多准则或者无结构特性的复杂问题,将有关因素分解为目标、准则、方案等不同层次,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利用决策者思路和经验的数学化和较少的定量信息,基于对策问题内在的本质因素及其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层次分析法简单明了,提出了层次本身,决策者能够充分考虑和认真衡量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该方法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专家的直觉、经验和洞察力

8、,适用于存在主观信息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但是层次分析法在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时,如果信息不完整,就会出现不确定的判断,然而信息不完整是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此外,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构建难以有效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2.2评估指标基本概念不同的客体(即评估目标)价值不同;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