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器国宝大观园(下集)

中国青铜器国宝大观园(下集)

ID:10652632

大小:68.1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中国青铜器国宝大观园(下集)_第1页
中国青铜器国宝大观园(下集)_第2页
中国青铜器国宝大观园(下集)_第3页
中国青铜器国宝大观园(下集)_第4页
中国青铜器国宝大观园(下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青铜器国宝大观园(下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中国青铜器国宝大观园下集春秋战国至东汉点击换页按Esc退出背景音乐楚商编钟音乐2西周王朝在幽王的“戏”中落幕王室东迁号称“东周”中国社会进入了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的后期至秦汉经过几百年的兼并战争及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具有中央集权性质的封建社会最终建立传统的礼仪制度彻底瓦解同时铁制品也已广泛使用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青铜器物也大多日用化尽管如此青铜器并未因此而平庸期间仍有不少精美绝伦的、具有时代特色的青铜制品问世。3秦公鼎春秋早期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出土。高47厘米口径42.3厘米立耳折沿浅腹略鼓平底颈腹饰兽身交连纹立耳外侧饰鳞纹兽首蹄足。整体造型基

2、本上传承了西周晚期的风格。腹内壁铭文6字记秦公作此鼎。上海博物馆藏。4镂空蟠蛇纹鼎春秋中期1965年山西新绛柳泉采集。通高24厘米口径26.3厘米。附耳折边弧腹平底三兽蹄形足足根部饰兽面纹。鼎腹由两层构成为鼎中之首创内层为鼎的本体由群蛇盘绕纹样装饰的外层则是在另铸之后在鼎颈和底之间附加上去的。山西考古研究所藏。5莲鹤方壶春秋中期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出土。椭长方形高118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壶冠呈双层镂空盛开的莲瓣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以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腹部四角饰兽形扉棱器身满饰蟠螭纹圈足下有两只侧首的卷尾兽张口吐舌似在倾其全力背负这只特重的壶。该壶铸造

3、技艺高超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构思新颖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郭沫若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河南博物院藏。6王子午鼎王子午鼎春秋晚期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中出土。通高67厘米口径66厘米为墓中最大、也是十多批楚国大墓中最大的一只鼎它具有独特的平底束腰形楚式风格。环绕鼎腹的的六条立体怪兽各由两条夔龙蜷曲盘绕而成先用失蜡法铸出然后利用铸出孔焊接于鼎身鼎足采用榫卯焊接鼎耳采用“耳垫”为中介物与鼎体焊接楚国的这些青铜器制作工艺在当时我国以至于世界都是第一流的高水平。该鼎优美的造型、精细的纹饰、奇思异想的附饰物反映了楚国人的技艺水准之高超。盖、颈、腹内均铸铭文腹内铸铭文84字是楚庄王之子王子午在

4、出任令伊公元前558年时的一篇“就职誓言”全文语词流畅是楚国青铜器上不多见的长篇美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外铭文采用鸟篆文书写有中国最早“美术字”之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7云纹禁春秋晚期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长131厘米宽67.6厘米高28.8厘米。禁主要用作尊、卣、觚类酒器的器座。禁的中间为平整光亮的素面而禁面四边、禁的四个侧面均装饰着多层立体透雕云纹禁的侧面上排列着十二条龙头怪兽怪兽头朝禁面攀附在四侧如同群龙拱卫它们的头部和尾部也都是镂雕的云纹禁足是由十只蹲伏的虎形动物构成用上翘的尾部支撑着禁体头部也装饰着云纹。此禁造型庄重装饰瑰丽工艺精湛是采用失蜡法铸造的罕见的青铜艺术

5、珍品。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8虎钮人面淳于1985年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春秋晚期吴国贵族墓中出土。整体造型不对称肩部向一侧倾斜通高43厘米肩长径26.5厘米口长径20.8厘米。虎钮饰雷纹顶部饰云纹、三角纹、云雷纹等三圈纹饰腹部正面饰一兽形扉棱扉棱的两侧分别饰以圆涡纹、云纹、鸟纹。最为罕见的是在扉棱的上方饰一浅浮雕人面鼻部隆起轮廓清晰为目前所发现的此类器中所仅见。这件淳于在形制上和纹饰上的特点就反映了吴文化与中原文化在内涵上的不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江苏镇江博物馆藏9双兽三轮盘春秋晚期1957年江苏武进淹城出土。通高15.8厘米盘口径26厘米。盘敞口、浅腹、圈足盘周饰编织纹。圈足下另装三轮每轮有六

6、根辐条三轮皆能转动其中一轮上有回首双兽与圈足相连兽首有冠作望盘中之物状身饰鳞纹、三角纹。此盘构思巧妙用三只车轮替代了盘的三兽形足将两兽形耳变成双兽置于盘前将静态的盘成了动态的车轮盘创造了青铜盘中独特的形制是吴越青铜器中具有浓厚地域风格和时代特征的器物。中国历史博物馆藏。10蚕桑纹尊春秋晚期湖南衡东出土。尊高21厘米口径15.5厘米大喇叭口粗长颈颈腹间有明显的接缝深弧腹呈垂胆状圈足上接直裙。颈饰几何纹、S形卷云纹以锯齿纹作为分隔直裙饰简化的几何纹样以锯齿纹封边圈足面光素尊腹由图案化的桑叶组成桑叶及周围布满了小蚕它们在桑叶上或蠕动、或啃咬在尊的大口沿面铸有十几组立体的蚕翘首相对不食不动似在蚕眠。

7、春秋中晚期社会的巨大变革青铜器的题材、铸造、装饰也发生了巨变像这种现实生活的场景也登上了青铜器大雅之堂。由此尊的装饰也可以了解到楚吴越丝绸产地当时养蚕方式尚处于“桑林放养”与“蚕室家养”的共存阶段。它是到目前为止在考古资料中仅见的年代最早的一幅蚕桑生息图。湖南博物馆藏。11吴王夫差矛春秋晚期1983年湖北江陵马山出土。全长29.5厘米宽3厘米剑锋部呈弧线三角形。两面中脊有血槽血槽后端各铸一兽头。接柄处中空、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