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51432
大小:5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理解取保候审适用条件时应当留意的几个题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理解取保候审适用条件时应当留意的几个题目摘要:在我国对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的规定中,尚存可能发生理解分歧的,已无法满足进步司法透明度和保护刑事诉讼当事人正当权益的要求,因而有必要从高度对其进行深进,以保证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的以及领会其中蕴涵的精神能够被清楚、正确地理解。 关键词:取保候审适用条件 《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题目的解释》、《人民***刑事诉讼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规定的取保候审适用条件是司法机关办理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从法理上讲,法定的适用条件无论是对适用者
2、还是被适用者都应当是昭示的并且应当是明确无争议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我国立法中普遍存在的因追求叙述简练而造成发生理解分歧的题目在这些规定(特别是《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中也同样存在,而且这种理解上的分歧已经让司法实践中的司法职员和刑事诉讼当事人对取保候审适用条件感到困惑,反映在实际操纵上就是无法满足进步司法透明度和保护刑事诉讼当事人正当权益的要求。因而正确地理解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的内容以及领会其中蕴涵的法律精神,对整个取保候审制度的操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下我们对司法实践中的几个比较突出的题目作一论述。 一、在理解时要留意《刑事
3、诉讼法》第51条中所谓的“可能判处”的具体含义。 这里“可能判处”的刑罚不是尽对地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行为所触犯的刑法条文中的法定最高刑,也不是指该条文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的某种罪名的法定最高刑,当然更不可能是法定最低刑。在现行的取保候审制度中“可能判处”的刑罚是指承办案件的司法机关工作职员根据初步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实,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所认定的对其可能适用的刑罚,或者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事实应当适用的具体刑法条文对其可能具体适用的刑罚。当然在终极适用时可能是最高刑也可能是最低刑,这是不确定的,一切都必须
4、根据涉嫌的犯罪事实来决定,而尽不能简单地以其涉嫌的犯罪行为所触犯的刑法条款中法定最高刑或最低刑作为其“可能判处”的刑罚。“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即指司法机关根据初步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实,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所认定的对其可能适用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是指根据司法机关已经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实,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所认定的对其可能适用有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上述论证基本可以解决理论上对“可能判处”的理解题目,但在实际操纵时还有可能出现一些题目,比较典型的有: (一)认定“可能判处”刑罚
5、的根据是否需要证实? 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熟悉,即简单地以为认定“可能判处”的刑罚是一种自由心证,对嫌疑的犯罪,只要刑法的相关条文或量刑幅度中规定有的刑罚手段,均可以以为是“可能判处”的刑罚,而无没有必要再做进一步的证实,并以为这就是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一项刑事司法权。我们以为这种熟悉是不对的,它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是非常有害的。理由有:1、刑法在规定法定刑时采用的是相对法定刑的原则,而且尽管为危害程度不同的犯罪规定了轻重不同的法定刑,但法定刑通常都只一种量刑幅度,不可能做到对一种犯罪明确地规定适用哪一种刑罚
6、,例如第234条第1款“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235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都属于这种情况,在同一个量刑幅度中既有有期徒刑也有拘役或管制,假如对认定“可能判处”刑罚的根据不加证实,便无法区分到底应当适用有期徒刑还是管制或拘役。而假如将这种确认交由司法机关任意选择的话,那么《刑事诉讼法》又有什么必要在第51条中分别规定两种不同的适用条件呢?2、司法工作职员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可能判处”何种刑罚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以假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为条件而做出
7、的对其适用刑罚处罚的预判决,或者说是一种模拟审判中的模拟判决,但无论将其称之为假设还是模拟,从逻辑上讲,都是先以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的某具体犯罪,然后才能得出根据其犯罪事实可能适用何种刑罚的结。对此,曾经有同道提出,既然未经人民法院的有罪判决就以为人家有罪,这不是违反“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吗?当然这一考虑是多虑了,由于“确定有罪”与“假定有罪”固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容上却千差万别,两者完全不能等同。但这究竟说明了一个题目,认定“可能判处”的刑罚实际就是在预演人民法院的审判和判决,那么它也
8、必须遵循人民法院审判和判决的原则,往对“可能判处”刑罚的根据——涉嫌的犯罪事实进行证实,只不过在证实的程度上不可能要求其完全达到人民法院审判和判决的标准,但至少有三点是必须证实的,即应当有证据证实有犯罪事实存在,有证据证实该犯罪事实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