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窑头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初探论文

刘窑头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初探论文

ID:10650413

大小:5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刘窑头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初探论文_第1页
刘窑头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初探论文_第2页
刘窑头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初探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刘窑头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初探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刘窑头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初探论文摘要:刘窑头流域为荒漠草原区的治理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即以治理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为中心,以浅层水开发引导农民致富为突破口,以造林、封山育林(草)、人工种草为手段,以提高土地生产率改善群众生活质量为目的,发展区域经济,使流域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词:小流域风沙治理模式刘窑头流域是黄河上中游管理局1997年批复实施的水土保持重点生态项目.freel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为22.21km2,占总面积的90.5%,且多为中强度侵蚀。流域内辖二个自然村,96年底共有60户,325人,

2、其中劳动力120人,人均有粮245公斤,均纯收入629元,属我县的贫困村。该流域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多沙大,干旱少雨等自然灾害十分频繁,年平均气温7.6℃,无霜期128天,年平均降水294.6mm,且分布不均,.freelm,为降水量的7.4倍,气候干燥,年均风速2.8m/s,主害风为西北风,年大风日数达30天以上,沙暴日数达20天,并呈愈演愈烈之局势。该流域位于毛乌素沙漠第四系地下水系低洼坳谷古水文网的上游,具有丰富的浅层水,含水层近40米,埋深2.5—9.2m,水质好,极易开发利用。该区域地形多为缓坡丘陵滩

3、地和固定、半固定沙丘,间有流动沙丘分布,土壤以风沙土、灰钙土为主,质地多为中壤,结构松散,易风蚀形成荒漠地。土壤肥力较低,草场以沙生干旱荒漠植物为主,植物群落结构单一,草层低矮,植被稀疏,间有少量人工灌木林,以沙柳为主,林木覆盖度为8.8%。由于长期过渡放牧,草原严重退化,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风沙压埋房舍随处可见,已经严重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2.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治理的指导思想是以流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现状出发,围绕土地沙漠化整治,以科技为主导,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

4、平,发展小流域区域经济,使流域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治理技术路线是:坚持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配置各项林草措施;以林护草,以草促牧,发挥畜牧业优势;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和沙山资源,培育再生资源;发展以庭院经济和个体小规模私营经济并存的多种经营模式;发展水土保持产业,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使流域内的群众尽快走上小康之路。3.具体作法3.1开发利用浅层水资源,并实行节水措施,形成高效绿色农业生态系统。“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治理也紧紧围绕着“水”作文章,开源与节流并

5、重,积极修建各类取水工程,发展水浇地,使流域内人均占有水地2亩,且全部实现节水灌溉。3.2营造高标准、多功能的防护林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农田防护林,草原防护林,放牧林等多林种、多树种,呈网状交错分布,形成片、带、网的防护体系。3.3修建各类防沙、治沙工程,培育沙山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上,采用草方格、编织网等多种材料设置沙障,并采用工程治沙,生物与工程措施并存,起到“土蓄水,水养林,林固沙”的功效。3.4发展以联户、户为单元的经济林基地发展短、平、快的育苗专业户,发展枣树、杏树等经济林专业户,发

6、展以联户为单元的速生用材林基地,以短养长,以长补短,带动经济发展。3.5加大牧草种植面积,提高畜牧业经济。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场改良在荒漠草原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即可以增加地表植被,防风固沙,保护环境,又可以发展家庭养殖业,带动畜牧业发展。3.6加大养殖业的发展规模,促进经济发展。养殖业是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我们积极培育公司、大户,形成以公司带动农户发展的养殖业经济模式,搞活当地经济。3.7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实现科技经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积极推广中药材种植等多项农村实用技术,并培养农民科技能手,最终

7、实现科技经济。3.8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群众生活水平。遵循“要致富,先修路”的原则,兴修通往流域的公路,保证沙区道路畅通,完善农村照明、加工的供电网,自来水等系统,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4.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果4.1防护林网集中连片,结构配置适宜。使所有的农地与草原免受风沙危害,水地粮食单产由原来的150公斤增加到500公斤,最高达650公斤,草原产草量也有原来的每公顷300公斤提高到650公斤。4.2土地利用结构得到调整。试点初农、林、牧、非生产用地比例为6.5%:8.7%:72%:12.8%调整为试点后的3.7

8、%:62.6%:30.5%:3.2%,经调查分析初步实现了各业用地平衡协调。4.3土地利用效果得到提高。经过4年的治理,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41km2,治理程度由原来的10.5%提高到88.2%,使原来的275公顷难利用地变成林地,土地利用率由原来28%提高到85.1%,林草覆盖度由原来18.8%提高到62%。4.4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经济增长明显加快。据统计试点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