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黄河源头水文水资源研究回顾与展望

20世纪黄河源头水文水资源研究回顾与展望

ID:10647969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20世纪黄河源头水文水资源研究回顾与展望_第1页
20世纪黄河源头水文水资源研究回顾与展望_第2页
20世纪黄河源头水文水资源研究回顾与展望_第3页
20世纪黄河源头水文水资源研究回顾与展望_第4页
20世纪黄河源头水文水资源研究回顾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20世纪黄河源头水文水资源研究回顾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世纪黄河源头水文水资源研究回顾与展望

2、第1 摘要 介绍100年来黄河源头水文水资源研究状况,包括水文水资源科学考察,黄河源研究,水文水资源研究等,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方面提出了21世纪黄河源头水文水资源主要研究方向。关键词 20世纪 黄河源头 水文水资源中图分类号:TV211.1     文献标识码:A青藏高原是我国河流主要发源地和水量供给地之一,被誉为“亚洲第一水塔”。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江河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已引起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关注。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和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在21世纪应成为江河源

3、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及研究的主要对象和任务。1 黄河河源的研究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历史上关于黄河源研究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尔雅》、《山海经》、《禹本纪》都有“河出昆仑”的记载。历史上以探查黄河河源为目的的实地考察,真正始于公元1280年,元代都实奉命探源,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国家派专人大规模考察河源,但都实只到达了星宿海。公元1315年翰林学士潘昂霄根据他的考察写成《河源志》,成为我国第一篇有关河源地区的专著[1]。1937年四川陆地测量局在川、甘、青、康四省交界进行测量,测绘了黄河源地区十万分之一地形图,并编写有《黄河源勘察

4、报告》一文,这是20世纪国内最早、规模较大的有关河源查勘[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外国探险者先后到达河源地区。公元1881年,印度测量局派博学士阿喀(PunditA-K)由前藏赴青海探测,经过星宿海东部,北抵柴达木延至甘肃敦煌。公元1882年法国人窦脱勒依进入河源,绘制有包括黄河源地区《西藏全图》,1904年由胡维德转译为汉文。1884年8月,俄国普尔热瓦尔斯基进入青海西部,探测扎陵湖、鄂陵湖(以下简称扎、鄂)南岸及星宿海东部地形。还有一些外国探险家只是经过或只到过二湖地区。只有德国台飞(A.Tafel)于1906~1907年到达了黄河源头约古宗列曲,测

5、绘有《黄河源区图》[1-2]。1949年以来,我国科学工对河源地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两次。1952年8月2日至12月23日,黄委组成河源查勘队六十余人,在河源地区查勘四个多月,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一次河源查勘。查勘目的是了解黄河源情况及与长江上游通天河的关系,并根据国家经济建设方针来具体规划全面治理黄河,同时解决南水北调问题。其查勘调查结果认为:①黄河不是发源于噶达素齐老和星宿海,而是发源于雅合拉达合泽山以东的约古宗列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正源”、雅合拉达合泽应该是黄河的源头”。②关于“扎陵”与“鄂陵”二湖位置,这次实地调查访问当地一

6、些藏民的结果是“鄂陵湖在上(西),扎陵湖在下(东)”[3]。1953年1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项立志、董在华的《黄河河源勘查记》,文章和附图中把扎、鄂二湖位置由历史记载中“西扎东鄂”正式变为“西鄂东扎”。此文影响较大,人们认为项、董二先生的文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亲自到河源地区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并且在文中强调经中央民族学院有关方面核实,因而深信不疑。上海亚光舆出版社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1953年版,就根据项、董二先生的文章和附图,把二湖位置改为“鄂西扎东”[1]。此后,董在华先生作为黄河水利专家在实际工作中感到自己说法欠妥,依据不足。于是,同年7

7、月在《科学通报》(1953年7月号)发表了一篇文章《黄河河源初步研究》,对自己在1月21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中的观点作了修正,放弃了“鄂西扎东”之说。《科学通报》又在1953年8月号作了正式声明,将二湖位置更正为“扎西鄂东”。然而人们未注意董先生更正,仍然沿用他已经放弃了的旧说。地图出版部门也未发现此更正,以讹传讹,至1978年。1953年1月21日《人民日报》和同年《科学通报》7月号文章发表后,学术界就二湖位置及河源问题引发各种不同意见。50年代发表讨论河源问题的文章主要有傅乐焕:《关于黄河河源问题》(《科学通报》1953年第10期);李元星:《黄河正源知

8、识的年代上限问题》(《科学通报》1955年第6期);黄盛璋:《再论黄河河源问题》(《地理学报》1956年第22卷第1期)。为了查清黄河河源和二湖名称问题,1978年7月青海省人民政府邀请中央和地方有关单位的代表共21人,在黄河源头作了为时一月的考察。同年8月,在西宁召开了关于河源和二湖名称的科学讨论会。主要结论是: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提出卡日曲是黄河正源建议。二湖名称和位置应恢复为扎陵湖在上(西),鄂陵湖在下(东)[1]。1979年2月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根据历史记载和实地考察情况恢复二个湖名称,即“西扎东鄂”。至此,延续20多年的“二湖”名称差错

9、得到了更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