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46493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浅议加强教学改革 提高中职德育教学效率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加强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德育教学效率的论文【论文关键词】德育 改革 提高 效率 【论文摘要】德育教学工作是中职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问题。然而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德育教学普遍处于尴尬状况:教师难教,学生厌学。因此,德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与大家一起探讨德育教学改革的对策,希望能对当前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帮助。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职学校开设的德育课作为一门以思想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基础课,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德育课在教学实际中却普遍
2、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客观事实。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德育课育人的功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积极参加教改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出能适应当前教学需要的新模式和新思路。以下将通过对中职德育教学现状的反思,谈谈本人对新形势下德育教学改革的一孔之见。 1.中职德育教学处于“贫血”状态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
3、地”。“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然而,据调查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纵观目前中职德育教学现状,大体存在以下几类现象:一是许多学校中职德育课存在内容单调乏味,课堂沉闷现象;二是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主动性、积极性;三是学生厌学、逃课现象比较普遍;四是部分学生甚至认为学校德育教育与现实不合拍,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待作业考试重视程度不够,考试成绩较不理想。. 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真正实现其育人教化功能,是当前摆在每一位德育教师面前的一个
4、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2.治疗“贫血”的对策 《大纲》指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这一规定为深化德育课教学改进指明了方向。 2.1洗脑: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我们有许多老师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我是教学的主体,我必须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这些老师为讲授好该课程而废寝忘食地备教材,备学生,不可否认这对于上好德育课程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是,这些老师对
5、中职德育教学功能的理解狭隘,只知道教育是教人读书,不懂得教育是在开启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他们对德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性认识不足,囿于旧一套的教学观念,似乎离开了它就难以授业。即使他们付出了辛勤劳动,却不被学生们所认可或接受,导致了背道而驰的结果:如部分学生对德育课堂学习内容感觉乏味,提不起兴趣;学生缺乏社会阅历,对老师所授内容似懂非懂,或者作认真听课的假状态或者干脆不听课而做自己的事;课程讲授完了,留给学生的东西并不深刻,达不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与要求。 由此可见,德育课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必须坚持以学生
6、为主体。老师的职责就是贵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社会、进入企业,引导学生在调研与体验之中,学会分析问题并自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2补钙:树立正确教材观,调整教材,强化育人功能 虽然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支撑点,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切入点;但是,我们只有在立足教材的同时走出教材,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据调查,我们发现中职现行教材陈旧,普遍存在着内容滞后、重叠的弊病,还存在过度重视法制理论知识,轻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职业道德素养引导
7、的现象。 为了使教材更科学,更有效,更适合学生,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应该把教材中重叠的部分进行调整,使之更有利于教学,让学生在不同的年级接触的都是新知识,有新鲜感,避免产生厌学情绪。其次,在调整教材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增加原教材没有却切合实际的内容,如感恩教育、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提高感恩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使学生做到成才必先成人。 2.3壮骨:引进良好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2.3.1案例教学法 案例
8、教学法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能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并提高实践能力,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一种很适用于中职学校教育并落实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形式。例如,在讲“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人身自由”时,我选择了这样一个案例:某校一女大学生到某超市购物,保安怀疑她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