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32019
大小:61.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现象学背景中的意向性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象学背景中的意向性问题探究现象学背景中的意向性问题,意向此时不再是指意图或倾向意义上的意向,而是指意识构造或指向对象的活动或能力。1.这里准备讨论的意向性,首先应当是作为哲学问题的意向性。当意向性作为哲学问题被提出来时,它的日常含义在哲学讨论中就退回到背景里。意向此时不再是指意图或倾向意义上的意向,而是指意识构造或指向对象的活动或能力。虽然早在中世纪哲学中就有对意向(intentio)问题的最初讨论,例如托马斯阿奎纳就把用它来定义有意图的精神行为,但真正将它作为哲学术语加以运用的首先是深喑中世纪哲学的弗兰茨布伦塔诺。他将意向的、意向的
2、内存在这样一些概念引入到哲学和心理学中,并赋予它以一种特殊的哲学或心理学蕴涵。意向的一词,在他那里并从他开始而代表着心理现象的一个基本特征:所有心理现象都在自身中意向地含有一个对象。他认为可以通过对意向性或意向内存在(Inexistenz)的指明来区分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意向性是心理现象所独有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后他的学生埃德蒙德胡塞尔曾对此评价说:在描述心理学的类别划分中,没有什么比布伦塔诺在心理现象的标题下所做的、并且被他用来进行著名的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之划分的分类更为奇特,并且在哲学上更有意义的分类了。[①]2.意向性对胡塞尔之所以
3、具有哲学意义,乃是因为他在其中看到了解决传统哲学问题的契机。此后,无论是在他1907年完成的超越论转向之前还是之后,意向性都构成胡塞尔意识分析的核心课题。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曾对此精辟地概括说:意向性可以在现象学还原之前和之后被描述:在还原之前时,它是一种交遇,在还原之后时,它是一种构成。它始终是前现象学心理学和先验现象学的共同主题[②]就交遇而言,意向性所体现的自然观点中的心物二元的原则,是自我与他人、内心与外界、主体与客体、心理与物理的关系问题;就构成而言,意向性所体现的是哲学观点中的或超越论的主体性原则,是意向活动与意向相关项、显现
4、活动与显现者、构造与被构造的关系。在此双重方向上的意向性问题,通过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开。意向性成为现象学的不可或缺的起点概念和基本概念。因此,胡塞尔的整个哲学工作,即对意识体验的分析工作,都可以合理地、但不尽全面地被称作意向分析。无论如何,意向性分析的工作主要是从胡塞尔的现象学研究开始的。具体地说,胡塞尔在布伦塔诺对心理现象三分(表象、判断和情感活动)的基础上,用客体化行为和非客体化行为的两分来开始自己的意识体验分析。这样,布伦塔诺的心理现象或者本身是表象,或者以表象为基础的命题,就被胡塞尔改造为任何一个意向体验或者
5、是一个客体化行为,或者以这样一个行为为基础。[③]在这个意义上,胡塞尔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这也意味着,意识就是意向体验。意向性标志着所有意识的本己特性。但若仔细分析起来,每个意识都是意向的这个说法有两重涵义:一个涵义在于:意识构造对象;另一个涵义是:意识指向对象。意向性既意味着意识构造客体的能力,也意味着意识指向客体的能力。前者专指客体化的意识行为,后者可以指所有的意识行为,即是说,非客体化的行为虽然不构造对象,但也指向对象。例如,爱是一个非客体化的行为,但它仍然有自己的对象。被爱者作为对象首先是通过表象的客体化
6、行为被构造出来,而后才有可能被爱,即成为爱的行为的所指。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胡塞尔为什么要说:任何一个意向体验或者是一个客体化行为,或者以这样一个行为为基础。非客体化行为(如爱、快乐、悲哀等等)自己不具有构造对象的能力,因此必须倚赖于客体化行为(感知、想象、符号行为等等),更确切地说,倚赖客体化行为构造的对象。即便是像无名的悲哀、末名的喜悦这样一些现象,在胡塞尔看来也有其确定的对象。据此,客体化行为是奠基性的,非客体化行为必须建立在客体化行为的基础上。这样一种对客体化行为和非客体化行为的区分与定性,事实上为自古代哲学以来就有的并在近代哲学
7、中得到极度弘扬的一个基本取向提供了依据:将哲学首先视为理论哲学,视为知识论。而情感活动、意愿活动作为非客体化行为只有在表象和判断等知识行为得到分析和探讨之后才有可能获得解释和澄清。这个将理论哲学定位为第一哲学,将实践哲学定位为第二哲学的意图,与笛卡尔、康德、布伦塔诺等人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当然,它通过胡塞尔的细致扎实的意向分析而获得了更为严格缜密的依据和更为令人信服的实施。现实生活的辩证觉解与哲学立场的确立,哲学立场这一问题才能找到自己坚实的根基。哲学是否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立场?哲学的立场是否可能以及何以可能?随着国内哲学理论思考的日渐
8、深入,这一重大问题正在浮出水面,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在此方面,有两位学者各执一端的观点颇值得引起人们重视:赵汀阳在一系列著述中提出无立场的思想的观点,何中华对赵汀阳观点的批评与回应。(注:何中华:《无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