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煤矿区河流底泥污染物释放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论文

关闭煤矿区河流底泥污染物释放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论文

ID:10631350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关闭煤矿区河流底泥污染物释放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论文_第1页
关闭煤矿区河流底泥污染物释放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关闭煤矿区河流底泥污染物释放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闭煤矿区河流底泥污染物释放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论文.freel的壳状物,用干净无污染的采样铲从表层轻轻采集.freelm的土壤筛,之后密封保存待用。1.2实验方法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是静置和扰动模拟释放实验,实验的具体操作为每天定时把装有底泥和水的三角瓶放在振荡器上振荡5min,振荡强度相同。实验进行时分别取20g的样品和200ml的蒸馏水,使底泥与水样按1:10的体积进行,在第1d、3d、7d、16d、26d、39d、54d和74d时对底泥的溶液进行过滤,过滤得到水样,分别对水样的pH、电导率、SO42-

2、、Fe、Mn进行分析。pH采用玻璃电极法测定,电导率采用电导率仪法测定,SO42-采用络酸钡比色法测定、Fe采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Mn采用高碘酸钾氧化光度法测定。2实验结果与分析2.1污染物的释放量静置和扰动条件下河流底泥的上覆水中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见图1。注:电导率单位为us/cm,其它均为mg/L.2.2煤矿水污染河流底泥污染物释放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与评价图2.扰动和静置条件下底泥释放对上覆水PH的影响图3.扰动和静置条件下底泥释放对上覆水SO42-的影响图4.扰动和静置条件下底泥释放对上

3、覆水Fe的影响图5.扰动和静置条件下底泥释放对上覆水Mn的影响由图2可见,静置条件下上覆水的pH值一直稍高于或接近于扰动条件;其变化规律是:pH随着释放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在第54d后基本达到稳定;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增长,底泥逐渐被稀释,释放物质增多。图3表明,扰动条件下和静置条件下SO42-的浓度不断递增,在50d后,静置条件下释放的SO42-浓度就要远远高于扰动。河流底泥在静置和扰动的释放过程中,Fe、Mn随着释放时间的增长其物质浓度都在不断增加,其中扰动条件下上和静置条件下覆水中Fe的最高含量分

4、别为2.25mg/L、4.1mg/L,最低含量分别为0.3mg/L、1.1mg/L。静置条件下和扰动条件下覆水中Mn的最高含量分别为10mg/L、5.6mg/L,最低含量分别为3.2mg/L、1.4mg/L,静置条件下Mn浓度变化较大;说明超过一定的时间阶段,静水中Fe、Mn释放的影响都要大于动水;而且时间越长Fe、Mn就越容易难释放出来。另外,扰动下河流底泥上覆水电导率低于静置条件下的电导率。3结论静置和扰动条件下煤矿水污染河流底泥不同污染物的释放出现明显的差异,污染物pH都随释放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5、,静置和扰动条件下上覆水的电导率值、SO42-、Fe、Mn的浓度随释放时间的增加都呈上升趋势。以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标准(Ⅰ-Ⅴ类水体pH值为6-9,Ⅱ-Ⅲ类水体SO42-标准限值为250mg/L,Fe为0.3mg/L,Mn为0.1mg/L)。扰动条件下河流底泥上覆水的pH范围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范围。动水时河流底泥上覆水中SO42-的浓度最大值超过标准值将132.5mg/L;动水时河流底泥上覆水中Fe的浓度最大值超过标准值13倍多;动水时河流底泥上覆水中Mn的浓度最大

6、值超过标准值100倍。可见,煤矿废水排入的河流底泥pH、SO42-、Fe、Mn的释放对上覆水水质产生明显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