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产证券化的有价证券制度基础_经济法学论文【精品论文】

论资产证券化的有价证券制度基础_经济法学论文【精品论文】

ID:10625105

大小:40.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07

论资产证券化的有价证券制度基础_经济法学论文【精品论文】_第1页
论资产证券化的有价证券制度基础_经济法学论文【精品论文】_第2页
论资产证券化的有价证券制度基础_经济法学论文【精品论文】_第3页
论资产证券化的有价证券制度基础_经济法学论文【精品论文】_第4页
论资产证券化的有价证券制度基础_经济法学论文【精品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资产证券化的有价证券制度基础_经济法学论文【精品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用传导途径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提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传导途径的通畅。在中国利率非市场化、金融市场存在缺陷、银行贷款对绝大多数企业是不可替代的资金来源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途径、资本市场传导短期内尚难发挥作用,而银行贷款传导等信用渠道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信用传导途径不畅导致中国近年货币政策作用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改善信用传导渠道阻滞的经济环境,进而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关键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信用传导途径;银行贷款渠道一、货币政策有效性及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2、的理论分野尽管自1970年代以来,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在西方两个主流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之间存在理论分野,前者从市场出清、理性预期等基本假设出发,推导出了货币政策无效的结论;后者基于非均衡或非市场出清的假设,导出货币政策有效的结果。而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则认为货币政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但是现实中,各国都把货币政策作为调控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之一,这就是说各国当局的实践是支持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否取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灵活、畅通,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成为货币

3、政策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的研究自凯恩斯以来,为许多经济学家所涉猎,进行了不遗余力的研究,但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为凯恩斯在其1936年出版的《就业货币利息通论》中提出,并为其追随者所推崇,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首选,从欧洲中央银行最近的调息计划、日本货币当局的零利息政策、美国联储近年的升息、降息频繁操作以及我国自1993年实施宏观调控以来先连续五次调高利率、后连续七次调低利率的政策实施可充分说明。此外,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还有基于资本

4、自由流动和浮动汇率制度的汇率传导渠道,基于信用可获得性和信用配额假说的信用传导渠道,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传导也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关注。由于我国资本项目存在管制,人民币汇率实质上实行的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货币政策的汇率渠道无法实现。尽管我国资本市场历经十年,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距完善成熟的资本市场运行形态尚有一大段距离要走,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应当引起我国货币政策当局的注意,但尚不足以到引领政策目标的时局。从利率传导渠道来看我国近年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有人得出了货

5、币政策弱效,甚至无效的结论。对此,凯恩斯学派早已有了解释:货币政策对付经济繁荣时的通货膨胀十分有效,而治理经济衰退时的通货紧缩效果不理想。关于货币政策的效果,我国理论界也给出诸多解释:万解秋,徐涛(2001)从我国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内生性来说明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效果上存在不对称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治理通货紧缩时比治理通货膨胀更为低下。石建民(2001)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扩张,通过财富效应、资产组合效应、交易效应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但由于不为货币当局所认识,货币供给没考虑股票市场的货

6、币需求效应,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夏斌和廖强(2001)则从货币供应量目标失效的角度解释我国近年货币政策的低效。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汇率传导渠道和资本市场传导均是以完善的金融市场作为假定前提。具体而言,即假定在信息对称环境下,金融资产可完全替代及金融市场能以价格(利率)出清。但是金融市场存在缺陷,信息不对称是客观现实,这使信用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独具功能得以显现。正是在此意义上,近年来西方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理论应运而生。谢平和廖强(1997)曾对这一理论进行过详尽述评,希望能改进我国货币政

7、策操作的有效性。但是从近年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效果来看,信用传导理论尚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国外许多经济学家利用经验数据来证明或证伪这一传导机制的存在或效力的研究浩如烟海,国内理论界对这一理论的实证研究极为鲜见。二、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分析1950年代,西方社会普遍的通货膨胀引起人们对凯恩斯的赤字财政政策产生了怀疑,同时也激发了对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重新探讨,信用可得性理论(Creditavailabilitydoctrine)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信用可得性理论是Robert.Roosa在其《

8、利率与中央银行》一文中提出,大致勾勒出信用传导机制的轮廓。由于其信贷配额假定的合理性缺乏令人信服的论证,没有被人们关注。1970年代中期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运用有力地支持了信用传导理论。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Tobin,1978;Stiglitz,Wess,1981;Friedman,1982;Bernanke,Blinder,1988;Gertler,1988;Melter,1995;Bernanke,Gertler,1995.)也对该理论起到推动作用。信用传导机制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