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24432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不同的员工,不同的管理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的员工,不同的管理方式对每个员工都一视同仁的以人为本,在实践中也许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生活中,我算是一个相对温和的人。平日里不喜欢与人发生争执,工作中对待下属也基本上属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型,虽说有时也难免欠缺耐心,但总的来说还算温和型。但在多年带部属的过程中,我的管理方式也逐渐学会了应时而变。做企业是很实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特别是对于那些创业者来说,创业的磨砺让他们活的越来越真实。真实的面对市场,真实的面对工作伙伴,真实的面对自己。因为只有真实的东西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考验。曾接触过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者,甚至是高管,隐约中总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或多或少的浮
2、夸之气。这也是环境使然,国有企业是有娘养的孩子,不用操那么多心。作为一个后来者,也许跟对人,说对话,进而做对事才是保得前途无量的良策。认识一位知名大型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高管,在旁人眼里该人风光无比。每年领着优厚的薪酬,身居高位,手上握有充沛的资源,因各种原因找上门拜托他关照的人络绎不绝,生活仿佛怡然自得。在与他逐渐熟识了后聊起,才知道工作中他也有着很多的不如意,而且这个不如意更多是来自企业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语言上的言不由衷,心性的随波逐流,纵然不是心甘情愿,但身在国有企业的大环境里,却也令他无可奈何。相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是没娘的孩子,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创始人们
3、,经历过创业的那些深刻的经历,他们被打磨的越来越趋于追求真实。当然,我们这里要排除那些虽身为民营企业,实际上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得靠重要人物特殊关照才能存活的企业,而非凭借过硬的产品或服务立足于市场上的企业。于我来说,经历了创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也明了基于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也因此带过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能力基础的下属,对他们之间的区别有些感触。曾经带过一个部属,上海某着名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该部属当年高中时数学成绩就出类拔萃,得过全国大奖,高三时本已是保送清华大学的不二人选,但可惜在一次关键的竞赛中意外失利,丧失了保送名额,只得参加高
4、考,最后入读了上海某着名大学。我们暂且称他为小Z。小Z刚进入公司时我就知道我们的庙小,容不下他,他很难与企业长期发展。但无论如何,既然进来公司了,还是要彼此珍惜,以诚相待。他在企业里做一年也好,做两年也好,在这个过程中不论作为上司的我还是作为下属的他,我们都必须全情投入。在展开工作后不久,小Z日渐体现了他优秀的知识结构,优于同龄人的领悟力,以及极强的上进心与自尊心。我给他布置工作时,只需提纲挈领的讲述该工作要实现的目标,并给出我的建议供他参考,与他确认完成工作的最后期限即可。在刚开始的几次工作执行时,毕竟是刚走出校门,小Z难免未脱学生的稚气,做事目标感不强。但在经手了几
5、个工作项目,再辅之我适当的点拨,他很快便能举一反三了。接下来的工作,他完成的越来越漂亮,时不时还能给我些启发与灵感,我对这个下属也越来越满意。他干的愉快,我辅导的也很有成就感。一项新的工作项目下来,我会与他进行充分的探讨,向他介绍项目的整体情况,让他具有全景思维。在工作布置前充分听取他的建议,在具体的工作执行过程中,我对他也很放手,让他自由发挥,他也几乎未令我失望过。那段时间,我为有这么能干的下属而自豪。我的工作在他的得力协助下,也轻松了不少。我尝到了优秀部属给管理者带来的甜头,合作愉快不说,令我省心省事,把我解放了出来,能有更多的时间做更重要的工作。第3页一年以后,一
6、家上海的知名外企向小Z抛出了橄榄枝,我也鼓励他去勇敢的尝试。知名外企能给他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有机会接受更周密的人才训练计划,作为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上司,我们亦师亦友,我当然不会自私的给他画饼,努力说服他留在我们的身边,我放手鼓励他自由飞翔。当然,他对我给予他的指导也很感激,离开公司多年还经常来问候我。虽然只是一年的相处,这个具优秀潜质的下属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与他的工作配合很是默契,这也是我本人喜欢的管理风格。给下属足够的空间,足够的自由度,充分信任,充分尊重,充分放手,鼓励赞美远远多过批评。我带他带的很轻松,很有成就感,他自己干的也很愉悦,双赢。当然,我也曾
7、带过相对基础比较差的下属,这些下属给了我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让我的管理风格日趋多元化。作为中小型企业来说,员工的忠诚,员工的个人品格很多时候要比他的个人能力重要的多。身为小型企业,能提供给员工的薪酬福利相对是有限的,从某个角度来说,发展空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人才的选用育留上,很显然不如知名大企业那样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一次听到某个企业的管理者抱怨他的同事能力普遍不行。对此他的观点是,这都是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工作的失责,没招到对的人,竟招些素质不高的同事进来。初听起来,他的这席话似乎很有道理,实际上却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我们身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