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关联效应测算分析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关联效应测算分析

ID:10621959

大小:153.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07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关联效应测算分析_第1页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关联效应测算分析_第2页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关联效应测算分析_第3页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关联效应测算分析_第4页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关联效应测算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关联效应测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关联效应测算分析第2期(总第244期)」阜成我术报讲No.2(General.No.组4)2014年2月Feb.2014JournalofIndωtrialTechnol馆时1&泪阳回回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关联效应测算分析牛鸿曹(徐州工程学院,徐州221∞8)〔摘要〕结合工业部门的碳排放概况,本文实证测皮了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灰色关联效应,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本文对工业结构的划分更为细致,并且采用一种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模型。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总体存在较强的关联效应,但各行业比重与

2、破排放的关联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与行业发展历程、行业特性、生产节能技术水平等方面有关;与破排放的灰色关联度很高的行业应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对象,如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采矿业、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化学工业等的生产规模应被适度缩减,并提升其生产效率与能源利用率;而纺织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等传统轻工业、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的关联度均不高且相差较小,但也不可一味的任意扩张,应分清调整主次与先后顺序,合理的确定扩张速度与发展模式。〔关键词〕工业结构碳

3、排放灰色关联模型DOI:10.~充9/j.issn.1∞4-910X.2014.02.α)3〔中图分类号〕阳,2.9文献标识码)A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对环境的影响,肖慧敏绪论(2011)[5J、谭飞燕和张雯(2011)[6]、郑长德和刘多年来,我国一直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帅(2011)[7]、宋帮英和苏方林(2011)[8]都是利一,但主要靠高技人、高物耗、高能耗来维持,用省域面板数据,根据所设定的不同模型形式来正面临高速发展与低碳的深层次矛盾,目前我国实证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此外,碳排放总量增长较快,被认为全球第一。早在

4、陈兆荣(2010)[9]运用Grar电er因果关系检验、脉1991年,Grossman和Kru鸣;er(1991)[1]就曾指出,冲响应函数等方法,马艳等(2010)[10]通过扩展除了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以外,结构效应也是经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来构建碳排放影响因济增长影响环境的可能渠道之一。随着能源威胁素函数,也完成了类似的研究。与生态恶化的局面日益严重,学术界越来越关注上述研究所得结论不尽相同,却比较一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指数分解分析认为:不同行业的能源依赖和碳排放差异性仍然法、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分解分析法、基于L

5、存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高级化水平对碳排放PAT方程及其变形式的方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量波动的影响稳定,而工业比重与碳排放总量的分析法、DEA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已被广泛用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事实上,工业是我于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都涉及到产业结构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总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因素的分析。为考察产业结构变化对碳排放产生量超过整个生产部门的90%,工业碳排放强度远的影响,DebahrataTalukd町等。∞1)[2]采用44个大于其他行业,但工业发展规模的整体调整空间发展中国家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使用类似数据,Jo

6、rgenson(2007)[3]对35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统比较有限,因为我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短期内难计分析。在国内,周景博(1998)[4]系统分析北京以逾越,工业的主导地位不容动摇。工业生产部收稿日期:2013一11一15基金项目:2013年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课题;徐州产业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及其对策研究··;江苏省高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自;江苏创新型经济发展战略、思路、模式、途径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1OZDAXMOI3)。作者简介:牛鸿蕾,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讲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与产业管理。一

7、22一第2期(总第244期)J巳此教术任讲No.2(Genera.No.244)2014年2月Feb.2014JournalofIndus创alTechnol明calEconomiω门既包括采矿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以及缺省排放因子来估算C~排放,尽管计算准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传统高耗能行业,也包括确性相对不足,但简单易行,对数据、技术要求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木材加工都不高,因而被本文采用。从行业耗能的角度出及家具制造业等一些能耗较低的行业,各行业在发,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量的公式可以为:能源消耗的规模、强度与种

8、类等方面存在较大的C户Ze川x艺,Cr=主Cj(1)差异性,显然,工业内部结构的低碳化转型对发其中,C,为第j类工业行业第t年石化能耗的j展低碳经济很可能发挥关键作用。碳排放量,C,为工业部门第t年石化能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