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16417
大小:6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7
《“陕西现象”的制度经济学解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陕西现象”的制度经济学解读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和非正式制度,以便为它提供合理化的支持和人们行动规则及基本框架,进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陕西现象”的形成在于人们还没有形成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和非正式制度,改变“陕西现象”的必要途径是革新旧的意识形态和非正式制度,为此要充分利用这个时代和中国经济大变革所提供的优良条件,以反思和教育促进改变,以政府行为和舆论引导改变,在发展中完成改变。 关键词:陕西现象;意识形态;非正式制度;革新 一、陕西现象的说明及现有研究简述 陕西是著名的科技大省、文化大省、资源大省、教育大
2、省,但经济发展却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著名的“陕西现象”。〔1〕1978年,陕西人均GDP在全国各省中排第21位,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5%,198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列第21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同,排第16位;到1998年陕西人均GDP仅高于西藏、贵州、甘肃,排倒数第4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4%,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列倒数第28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排第28位;到2005年陕西人均GDP在全国各省中排第23位,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4%,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列第26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3.1%,
3、排第29位。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无论是整体经济水平还是居民生活水平,在全国中的相对地位都恶化了,近年来整体经济虽有所改善,但仍未回复到改革初的地位。与此相关的是市场化发展不足,樊纲和王小鲁〔2〕根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五个方面的指标对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市场化进程进行排名,1997-1999年和2000-2002年两次排名,陕西均位于第22位,在最能体现经济市场化活力的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排名方面,1999年陕西排名第23位,2002年则下滑到第25位。 “陕西现象”一经提出,
4、立刻在经济学界引起重大反响,因为按照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关于经济增长源泉的理解,陕西不缺资源、劳动力、技术、人力资本,为何经济增长依然乏力?上官鸣〔3〕从经济结构角度指出陕西轻工业与重工业比例失调、轻工原料输出与轻工产品输入比例失调,两个失调对“陕西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王俊熙〔4〕从人力资本存量结构角度出发,提出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知识结构、区域分布结构与经济结构、市场需求结构存在较大失衡使陕西人力资本不能发挥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常永华〔5〕利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得出制约陕西省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科技贡献能力和科技产出能力较低所致;白永秀〔6〕认为是观念滞后—
5、—大量存在的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悖离的自然经济观念、小商品经济观念、计划经济观念阻碍了陕西发展;还有一些学者从外资引进、经济地理因素等方面加以论证。 市场经济是逐利经济,在利益的引导下,资本、人力资本将投向最稀缺、最能获利的地方,而陕西之所以经济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低下长期存在,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所致,而中央政府统一供给主要正式制度的情况下,陕西市场经济建设仍落后于其他大部分省份,主要原因正是在于观念落后以及与此相匹配的非正式制度不合时宜,而不是正式制度的缺陷,英格尔斯指出:“痛切的教训使一些人开始体会和领悟到,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
6、、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行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型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善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7〕为此我们基本赞同白永秀教授的判断,但问题是:在中国改革已进行了近三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陕西人的思想观念为何还不能实现根本转变?思想观念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陕西现象”是如何出现并被强化的?如何创造条件以实现旧观念的根本转变?本文试图从制度经
7、济学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二、意识形态、非正式制度及其与经济增长互动性的理论分析 (一)思想观念与制度的关系和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1.思想观念本身并不是制度。在制度经济学家眼中,制度主要是一种行为规则、行为规范,而思想观念是个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世界、人生等方面稳定的看法,是人们行为的先导,当一个社会中全部或大部分人拥有相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时,就构成了这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单个人的或一时的思想观念并不能影响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只有当某种思想观念被理论化、系统化为意识形态并被一个人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