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安省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大学论文.doc

徽安省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大学论文.doc

ID:10615189

大小:254.50 KB

页数:124页

时间:2018-07-07

徽安省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大学论文.doc_第1页
徽安省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大学论文.doc_第2页
徽安省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大学论文.doc_第3页
徽安省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大学论文.doc_第4页
徽安省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大学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徽安省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大学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徽省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安徽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1规划概要1.1全省概况1.1.1自然条件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地处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东连江浙,西接鄂豫,南邻江西,北依山东,东西宽约450km,南北长约570km,地形呈两低两高的态势,自北往南,低,高地形交替分布,海拔从6m至1800m以上,地貌类型比较齐全.长江和淮河将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区,皖南山区.全省国土面积13.94万km2,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45%,其中山地

2、占29.5%,平原占24.8%,丘陵占29.0%,圩区占8.7%,洼地占3.8%,水面占4.2%.淮河流域6.7万km2,长江流域6.6万km2,钱塘江流域0.64万km2.本省地处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带,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4~17℃,年内变化1月最低,平均最低气温在-7~4℃,7月最高,平均气温在36℃以上.正常情况下,5~9月为汛期.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自北向南递增:淮北800~900mm,江淮之间900~1600mm,江南1200~2100mm.两个多雨区分布于大别山区和黄山山区,多年平均降

3、水量分别为1600mm及2100mm以上.安徽省有淮河,长江干流横贯全省,并为新安江的发源地.全省境内中小河流众多,其中流域面积在30km2以上的河流1035条,100km2以上的河流418条,1000km2以上的河流71条,3000km2以上的河流21条,5000km2以上的河流12条.全省平均河网密度约为0.4km/km2.淮河自西向东流经我省,省境淮河上起豫皖边界洪河口,下至皖苏边界洪山头,全长431km,流域面积6.69万km2,占全省面积的48.0%,占淮河流域总面积的35.8%.长江流经我省境内,上起鄂皖边界的段窑,下至皖苏交界的驻马河口(即驷马山引

4、江水道),全长416km,流域面积6.60万km2,占全省面积的47.3%,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3.7%.新安江在我省境内街口以上河长242.4km,流域面积0.65万km2,占全省面积的4.7%.全省地带性土壤主要为棕壤,黄棕壤,黄褐土和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潮土,砂姜黑土,紫色土,石灰性土和水稻土等.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南麓的丘陵低山主要分布黄棕壤和红壤;皖西大别山区主要分布棕壤;江淮丘陵山地主要是黄棕壤;淮北平原主要是棕壤,并伴有砂姜黑土,潮土,石灰性土.全省植被由北向南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即由落叶树种逐步过渡到常绿阔叶树种.淮河以北,为南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淮河

5、以南的安徽省中部地区,属北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南部地区,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大别山与黄山腹部,尚有少量原始森林.1.1.2社会经济2008年末,全省行政区划为17个市,105个县(市,区)和1523个镇(乡,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7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43万人,人口密度484人/km2,耕地面积4.1万km2,粮食产量3023万t,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485元/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202元.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为1418.08亿元,第二产业为4137.35亿元,第三产业为3318.74亿元.1.2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情况安徽省水土

6、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约占水土流失面积的99%;在萧砀废黄河部分滩地存在少量的风力侵蚀,在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存在混合侵蚀(崩岗,泥石流),约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根据安徽省水利厅2005年发布的《安徽省水土保持监测公报》和实际调查情况,安徽省水土流失面积为1.88万km2,其中:淮河流域5132.56km2,长江流域11973.49km2,钱塘江流域1668.5km2.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9629万t,山丘区平均侵蚀模数1700t/(km2.a),平原区平均侵蚀模数700t/(km2.a).水土流失造成了耕地破坏,土地生产力下降;同时,流失泥沙淤积河道,水库,造成了

7、水利工程损毁,防洪标准降低,加剧了洪涝灾害威胁,造成水质污染,威胁下游饮水安全,加剧干旱,风沙自然灾害等,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水土流失原因除山高坡陡,暴雨多,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等自然因子外,陡坡毁林开荒,毁草种地,掠夺式的农业生产经营,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等人为因素是加剧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多年来,安徽省充分利用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省财政专项资金,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返还治理和地方财政经费,并通过投资机制的改革创新,调动社会治理力量的投入,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坡耕地改造等各具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十一五期间,我

8、省累计投入资金3894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