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承台施工组织设计

基础承台施工组织设计

ID:10614642

大小:8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07

基础承台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基础承台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基础承台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基础承台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基础承台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承台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市相城区蠡太公路西延伸工程8号桥基础承台施工组织设计苏州市相城区正通交通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2月8日目录一、工程概述二、总体施工方案三、项目管理组织网络四、进场人员和主要材料、设备五、施工安排及施工进度计划六、质量保证措施七、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八、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有基础承台共15座。其中桥台桩上基础2座;桥墩桩上承台13座。按施工条件分为陆上承台13座,水下低桩承台2座。按基础承台结构平面形状分,桥台基础为矩形,桥墩基础为链式哑铃型。水下低桩承台分项工程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方案未确定,故本开工报告将作为重点补充内容。质量目标:

2、保证承台施工合格率达100%,优良率打90%以上。2、施工现场情况2-1、工程场地目前桥梁工程场地清理、拆迁清理工作尚未完成,只限在可施工的局部范围内施工。主要是河西的高压电力线铁塔一座致使西岸的工程不能连续施工,河东岸的建筑物尚待拆除。2-2、便道随工程进展在正投影线外5m,作为主干便道中心线,修筑路基宽6.5m,路面宽度5.0m的便道供运料车辆行驶,并在每个墩台筑支线顶宽5m,路面宽4.0m的辅线,长20m,保证实现正常运输。为确保雨季施工,便道材料采取地表20cm用5%石灰土处理,压实后填筑道渣50cm,表层再铺筑20cm碎石。2-3、水、电供应2-3-

3、1、工程水源取河水能满足砼的用水技术要求。生活用井水。2-3-2、电力。现市网电只能解决部分生活用电,故生产用电确定用自备发电设备供电。2-4、混凝土由于原蠡北大桥不能通过混凝土罐车,以及待清场拆除的影响,因此除水下承台或为东岸的抢工期需要外,现场分项承台施工以自拌混凝土为主,配合商品砼供应保证的办法进行施工。3、工序安排总体按流水施工顺序以西岸陆上承台和跨苏虞运河的先进行,争取今后西半座桥的正常施工,关键是电力铁塔要请业主联系解决。二、具体施工方案1、承台施工总体方案1-1、陆上承台按常规明挖基坑施工1-2、水中承台施工方案1-2-1、基本情况水中承台基底标

4、高-3.0m。按如意条件5月前的施工水位标高约1.60~1.80m。根据施工设计图状态—基底下设20cm混凝土垫层的结构,系属常规明挖基坑进行施工的设计。在通航主道河道上施工相对跨径较小的低桩承台有较大的难度和风险。1-2-2、水下低桩承台施工方案的讨论与确定基本施工方案只有围堰明挖施工和套箱施工两种方案A、承台开挖基坑方案A-1、围堰的方案有双排圆木桩夹心土坝围堰、钢板桩和木桩结合的夹心土坝围堰两种。两者相比,后者有利于缩小围堰范围而保证航道及施工的安全。A-2、桩坝围堰需扩大围堰范围而压缩航道,致使航道潜流速提高而加大对河床的冲刷而威胁围堰的安全。挖基坑时

5、水位差达1.6~1.8+3.0+0.2+0.4排水沟=6~6.2m。因此围堰的长、宽,平面内尺寸应距承台边线外5.50m以上,据水深3.5~40m,堰宽3.0m,堰占桥孔的尺度=(5.5+3.0+1.00护桩木料×2)+承台宽或长,则围堰占用桥跨向的宽度为19+5.3=24.3m,只剩航道净宽40-24.3=15.7m;施工中存在边坡和坑底泉眼涌砂及坑底隆起的风险。而内排桩利用钢板桩打深桩可使航道净宽增至24m。但需相当于用钢套箱的费用,仍有坑底涌砂或隆起之虑。A-3、用钢套箱施工,其平面尺度与承台的最大外形尺寸相同,施工中可获得大于30m航道净宽,而且边跨河

6、道利于泄洪。A-4、围堰明挖和套箱施工的区别除道航、泄洪的差别外,根本在坑内有负水压和无负水压施工的差别。围堰排水明挖在负水压状态下开挖土方,土壁稳定性差,围堰及坝下地基承受着很大的水压力分布应力作用,当堰坝接近坡口时是很危险的,这是要求围堰远离坑口的原因,还存在坑底标高变更后处于亚粘土中,没有把握排除边坡不坍方和坑底不出现泉眼涌砂甚至坑底隆起之虑。采取套箱施工则在无水压状态下封底,水抽干后,主要由基桩承受浮力,不存在上述顾虑。它可避免坑壁不稳定和坑底涌砂、隆起等明挖基坑的风险,亦显得施工文明现代化,计划工期较有保证,虽然套箱的周转利用率低,成本较高,但抗风险

7、能力高、能确保工期,增加施工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B、承台基坑方案的拟订综合上述情况拟确定为钢套箱方案。其具体方案、措施、方法到技术方案中详述。三、项目管理组织网络图项目经理:郑培男项目副经理:蒋天成、何宝康项目总工程师:冯金坤测量组赵志强技术科邹嫣试验室俞秋平综合科郑建新下部构造工程:顾俊平混凝土班周凤国木工班陆仙良钢筋班都昌春四、进场人员、主要材料和设备1、本分项工程进场人员计划管理人员1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人;技术工人25人,生产工人60人。2、进场主要材料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钢筋φ28  T46.82钢筋φ25T12.43钢筋φ20T34.

8、44钢筋φ18T2.35钢筋φ16T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