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10338
大小:3.01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07
《袁天罡至袁光五郎世系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袁天罡至袁光五郎世系梳 袁天罡,又名袁天纲,唐初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隋时为盐官令,唐初为火山令。他被很多袁姓宗支尊为远祖,到底哪支袁氏为天罡公的嫡亲后裔,哪支袁氏却是攀附于他这位名人的,抑或都实实在在是其后裔,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考证。 袁光五郎,字衍相,宋朝时人(一说宋开宝三年,即公元970年由古湘乡暗山迁古新化高坪侯田;一说生于宋元符三年,即公元1100年,1126年由暗山迁侯田),妣欧阳氏,生九男二女。因代远年湮,现可考的仅细二郎(名袁亮)和细七郎(名均让)两房,后裔十数万之众,分布于湘、鄂、蜀、黔、滇、渝
2、、陕、桂、台等省市。对于天罡公至光五郎公之间的世系,新旧族谱上的记载并不完全一致,本人经过查阅光五郎公后裔各分支及光一郎公支与光三郎公支的大量新老族谱,谈下面几点个人意见并附上各支的相关谱影,以供同宗族人参考。 一、天罡公至光五郎公之间的世系从明代我族开始修谱以来到民国时修谱,一直没有明确与准确的记载。 二、一九九二年新化与隆回的光三郎、光五郎后裔合修谱弁,参与编修的族人追求所编族谱的“完美无缺”,在1949年到1979年这三十年里宗族事务受到严重打击与摧毁,编修时间又相对匆促,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擅改了老谱上的记载,
3、并臆测与杜撰了天罡公至光五郎公之间的“准确世系”,这是极其错误的。 三、天罡公至光五郎公之间的世系,在没有真凭实据以前,不要随意去变动。族谱上只要将天罡、应昇、宗高、葛亮这四位先祖记载为远祖,自广五郎公以下或者自伯庸公以下抑或自光五郎公以下记载详明即可。 四、各支族谱记载: 1、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新化“袁氏十八户”谱里《高坪侯田永宁二都全书脚色族谱序》上的记载是:“祖公袁天罡…本宗子孙应昇…有昇嫡孙宗高…嫡太祖袁公葛亮”,由此可以看出,这四位远祖之间肯定有漏记,不能简单相接。(附光五郎公裔双峰县杉林袁氏道
4、光二十八年原谱影) 2、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新化“袁氏十八户”第四次合修谱弁时,《始祖光五郎前代图说》上的记载是:“…地远年湮,兼以明末兵燹之余,谱简残缺,前四代蝉联中,不无脱漏耶…”。(附原谱影) 3、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宁乡光一郎公裔在同治四年三修族谱时,《源流序》上记载是:“天罡…应昇…数传(至)宗高…数传(至)葛亮…”。(附原谱影) 4、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新化“袁氏十八户”第六次合修谱弁时,族谱《源流序》上的记载是:“(天)纲子应昇…其裔曰宗高…宗高之裔曰葛亮…”。(附原谱影)
5、 5、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湘乡光三郎公派下发和公房的后裔(一直居住于湘乡暗山附近的翻江,大部分未远迁)在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续修族谱上的记载是:从天罡公到葛亮公这四代“…世殊时隔,未免滋疑…”、“…故兹谱奉(天)罡祖以下四代为远宗焉…”。(附原谱影) 6、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新化“袁氏十八户”中的“道然户”在其续修族谱上的记载也是:“(天)纲子应昇…其裔曰宗高…宗高之裔曰葛亮…”。(附原谱影) 7、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新化“袁氏十八户”第七次合修谱弁时,族谱《源流序》上的记载也是:“(
6、天)纲子应昇…其裔曰宗高…宗高之裔曰葛亮…”。(附原谱影) 8、1992年,新化与隆回的光三郎公、光五郎公后裔合修谱弁时,族谱《源流序》上的记载却是:天罡-应昇-恕己-宗高-恭-颖-温-士政-伦-知玄-晔-滋-葛亮-广五郎-…。(附原谱影) 古人说得好:“存真传信,是者从之,遗者补之,讹者更之,疑者存之,不知者缺之”。修撰家谱,目的是为了追溯远祖的世系传承,以及记载族人的详细情况。远祖世系传承,如果很难追溯,则切不可求全附会,去攀附为某名贤的后人,那样只会遭人嘲笑,也是贻害后人!若世系脉络自古相传,有确实的家族资料作为
7、根据,则应当详细记录,以示不忘。若无法做到有根有据,那么宁肯粗略记载,也绝对不要去作虚假的详细记载。即便先祖缺失,也不要去求全附会。因为缺失则表示族谱有尚未登记的先祖,表示我先祖真实存在,只是目前弄不清楚罢了。如果求全附会,就只能采用虚构先祖或者冒认他人的先祖为自己的先祖,而真正的先祖,却在家谱中被弃之不顾,这难道是作为孝子贤孙所能容忍的吗?(湖南袁文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