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608089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理论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理论思考论文.freelarx",在这里,"Spectres"(幽灵们)使用的是复数,这一点中文书名里没有得到充分的传达,但这对于理解德里达却是至关重要的。德里达为什么把马克思称为幽灵,而且要使用复数的“幽灵们”呢?把马克思理解为“幽灵”,正是为了替马克思展开有效的辩护。在德里达看来,马克思的“形体”虽然已不再存在,但他的精神或“幽灵”却无处不在场,因此,一切对马克思的攻击,一切关于“马克思主义已经终结”的喧哗都没有看到这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马克思在今天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在场方式”,即“不在场的在场”、“不可见的可见性”的方式:“
2、那幽灵,正如它的名字所表明的,是具有某种频率的可见性,但又是不可见的可见性。并且可见性在其本质上是看不见的。这就是为什么它一直存在于现象或存在之外。”“不在场的在场”、“不可见的可见性”这一似乎有点拗口的说法想表达的是:马克思仍然与我们同在,但这种“同在”,不是一种“实体主义”的、“现成”的“在场”,而是一种精神性的、开放性的“在场”。我们与马克思并不属于同一个时代,我们面临着与马克思不同的困境和问题,这表明马克思在躯体上已经“不在场”,但是,我们的时代依然是一个危机重重的时代,只要我们不“掩耳盗铃,通过对自己隐瞒所有这些失败和危险”(注:德里达:《马克思的幽
3、灵》,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98页。),那么,马克思的遗产中有两样极为重要的东西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是马克思特有的“批判精神”,二是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承诺和指向。虽然马克思在“形体”上已不在场,但这两种精神却使马克思超越其“形体”而与我们同在;这两种精神“不可见”,似乎是一个不真实的错觉或幻影,而实际上,它们要比人们轻率地称做活生生的在场的东西更为真实。只要承认“地球上有如此之多的……人……在受奴役、挨饿和被灭绝”,马克思的精神就永远“在场”。这就是“不在场的在场”、“不可见的可见性”的真实含义。正因为采取了
4、这样一种特殊的在场方式,马克思才永远是我们的同时代人。更重要的是,德里达不仅把马克思理解为“幽灵”,而且还进一步把马克思理解为复数意义上的“幽灵们”。这一点所要表明的是:马克思的精神不是一种,而是有多种;不是同质性的,而是“异质性”的。“马克思的精神不止一种,而且它们都是异质的”。“有诸多个马克思的精神,也必须有诸多个马克思的精神”(注: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第107、21页。)。为什么说“马克思的精神不止一种”、“有诸多个马克思的精神”?那是因为:对于后人来说,马克思的学说根本不是像口袋里的物件一样可现成拿来的“东西”,人们不应使用自然主义的、价值中立的
5、态度去对待马克思的学说,而是必须立足于自己时代特有的问题和境遇,对马克思的学说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开放性的选择。如果以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姿态去对待马克思的遗产,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的遗产并非一个现成的、铁板一块的实体,不是一种“给定的、自然的、透明的、单义的”存在,而是充满了异质性和差异性,“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遗产的根本的和必要的异质性,是必定存在于遗产之中的无对立的差异性以及一种非辩证的‘不一致’和近乎并置的关系……。遗产根本就不能被聚集在一起,它根本就不是一个自身完整的整体。……你必须过滤、筛选、批判,必须挑选出几种不同的可能。”(注:德里达:《马克思的幽
6、灵》,第25页。)这即是说,突出地强调“马克思的幽灵们”这一复数性质,其根本旨趣是为了凸显马克思学说的开放性和生成性。的确,我们都是马克思的继承人,但这种继承,不是以一种客观主义的方式来消除历史间距,并消极被动地接受马克思的具体结论,而是通过与这一“幽灵”的创造性对话延续和丰富其生命。对此,德里达说道:“我们不是非得要求得到马克思的同意——他甚至在未死之前就反对这么做——才可以去继承他的观点:继承这样那样的观点,不过这并不是要去继承来自于他的观点而是要去继承通过他、借助他来到我们的观点。”(注: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第49页。)从这种看法出发,德里达猛烈地
7、批判了那种以实体主义方式对待马克思并企图“回到马克思”的做法。德里达把这种做法概括为“理论中立主义的麻木”,其要点是强调必须“平和地、客观地、不带偏见地对待”马克思,“依照学术规则,在大学、图书馆,在学术会议上”,“遵守阐释学、语文学、哲学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