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朝后期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对明朝后期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ID:10602633

大小:44.8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07

对明朝后期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_第1页
对明朝后期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_第2页
对明朝后期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_第3页
对明朝后期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_第4页
对明朝后期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明朝后期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明朝后期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作者:明晨云翼  标签:通货膨胀白银货币化海外贸易税收2010-05-2214:26星期六晴  1绪论  1.1选题背景  所谓明朝后期,一般指嘉靖至明末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是传统封建社会向新型近代社会转型的起点,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或称经济全球化的开端。研究明朝后期的通货膨胀,须选定一种货币为视角,而明代的法定货币经历了四个阶段:铜钱——纸钞——银钱钞兼用——白银时期。“大明宝钞”因迅速贬值,过早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明后期,它只具有一些符号意义,没实际价值。铜钱不仅制式混乱,质地不一,且官铸不足,私铸横行,以致劣币驱逐良币,

2、明代后期贬值迅速。而白银作为货币贯穿着明代始终,明朝后期是中国白银货币化完成的时期。当白银货币化完成的情况下,以白银为视角来研究通货膨胀便具有其实际意义。税收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所以论及明朝通货膨胀不得不涉及明政府的财政和税收。白银货币化下的中国与世界有着怎样的联系,这时期的通货膨胀又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和教训。  1.2相关研究综述  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通货膨胀的中外学术著作、论文可谓多如牛毛,且深入透彻。但从历史的角度来探究中国古代通货膨胀的著作、论文并不多,多是从历朝历代货币问题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如钟义盛的《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和反通货膨胀的思想》、《中国历

3、史上的通货膨胀》。然而,各类文献、著作同样给我很大的启发,为我的论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明史》、《明实录》、《明会典》、《续文献通考》以及其他史学著作记载了一些有关明代物价的史料及相关历史背景。叶世昌、李金宝、钟祥财合著的《中国货币理论史?明朝货币理论》列举了明朝有识之士对当时货币问题提出的货币理论,其中有叶子奇关于兑现纸币流通的论述;刘定之对钱币与纸币不同流通规律的分析;丘濬的金属主义货币论。有明中期的斩学颜重钱轻银论及崇祯年间徐光启、宋应星对钱币的看法、陈子龙的行钞主张等等。千家驹、郭彦岗合著的《中国货币史纲要》初步介绍了明代钱制的变化、大明宝钞的贬值,以及白银作为流通货币的

4、运用。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详细论述了明代的货币制度、货币的购买力以及货币的理论和金融业的兴起。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认为航海大发现直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是亚洲时代。万明在《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中指出白银货币化促进中国社会变迁,其过程源自民间社会,经历一个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的发展历程,是社会内部自发产生的变革趋向,并非国家法令推行的结果。在《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中论述白银货币化促使中国走向世界,最终指出,世界经济体系不是西方创造出来的,而是世界各国共同创造的。孙良玉的《试论明代的白银货币化》认为国内白银的积极开采和海外巨额白银的流入促成了白银的货币化。而论及明代财政和税收政策

5、有黄仁宇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论述了明代的税收结构,以及财政管理过于简化导致了后期财政的崩溃。项怀诚主编的《中国财政通史?明代卷》详细地论及了明代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管理和财政思想。其中涉及除却农业税,商业税外,比较特殊的海关税相关论文有林枫的《明代中后期的市舶税》,他认为月港开放有限,走私普片存在,政府课税狭隘、税率极低,巨额财富滞留海商手中,政府税源流失严重。晁中辰的《明代海关税制的演变》则把明代海关税制分成三个阶段,论述明代海关税收从无税到有税,从实物税到货币税的演变。  国内外对通货膨胀的理论研究硕果尤丰,对中国明朝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虽然分散稀少却非缺乏,且近年来也

6、愈发受到重视,得到不小的成果。本人涉猎有限,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收集发现,过往关于明朝通货膨胀的研究论述多缺乏选取特殊时期的针对性和固定的视角。另外,论及引发通胀原因也过于片面,多简单的归因于政府腐败、内忧外患的战争和频繁的自然灾害。本文综合多方论述,运用仅有的专业知识选取白银为固定视角,力求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和论述明朝后期通货膨胀问题,探究隐藏在明政府财政危机背后的真实原因。最后,从明后期流动性过剩和税收问题中提取对现今有意义的启示,总结明政府货币政策的历史教训。  1.3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根据当代著名钱币历史学家郭彦岗教授统计:从秦汉至清末,中国计有通货紧缩9次,通货膨胀19次。由此

7、可见,与通货紧缩相比,通货膨胀更加频繁的出现,更加强烈地破坏着中国的经济。且“历史总能惊人相似的重复上演”,所以研究史上出现过的通货膨胀显得很有必要。它们为何发生?如何发生?对当时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在财政危机面前,政府如何作为?采取何种政策?财政危机背后又存在着什么问题?对今天的国家政策有什么启发?这些问题都是值得今人思考探究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同时,明朝晚期白银货币化的确立,还推进了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