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98688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改革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改革论文论文关键词:编译原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本文论论文关键词:编译原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本文论述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编译原理》教学模式的设计。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并指出了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一、引言《编译原理》是
2、一门研究计算机语言编译程序的设计和构造原理与方法的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学习该课程不仅有利于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快速掌握新的语言工具,更重要的是,这门课程中所包含的诸多软件技术,对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都具有一定启发与借鉴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学好编译原理,会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受益终生”。但由于课程涉及形式语言、有穷自动机等抽象内容,而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感到内容太过抽象和枯燥,缺乏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编译原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自觉地把已有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已
3、成为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本文将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探讨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模式。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由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最先明确提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包括同化、顺应和平衡三个基本过程。同化过程是指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建构的过程,顺应过程是指当新的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发生冲突时,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的过程。而平衡过程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更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
4、动”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角色则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督促者。教学过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主动进行新知识经验建构和原有知识经验重组,并将自身的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更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编译原理》教学模式设计-《编译原理》涉及形式语言和有穷自动机等抽象教学内容,并且与软件开发实践结合紧密。因此《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应该立足于使学生掌握抽象理论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笔者在多
5、年的《编译原理》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设计了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编译原理》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来设计教学,通过提供资源来帮助学习,通过与学生互动地制订计划、讨论提问来指导学习,通过评价来总结教学;学生独立完成课前预习、分析问题、置疑探索、完成计划、继续学习等学习活动。基于建构主义的《编译原理》教学模式如表1所示。可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以当前学习内容为主题,围绕所教学生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的特点来组织教学。课堂上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
6、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利用已有的编译原理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能力。如果学生掌握了这种学习方式,离开对课堂和教师的依赖进人了一个新的环境后,仍然可以独立地学习,独立地思考。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编译原理》教学模式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运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编译原理》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7、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性,所以,教师应采取必要手段调动学生自主性。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对学习保持强烈的期待,对探索与解决问题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发现问题、搜集分析信息和资料、自主建构知识。(二)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持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中形成矛盾的地方,设置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或帮助学生搜集、利用学习资源。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一起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构建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