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93639
大小:7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07
《“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活动总结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活动总结报告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2010年寒假“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活动顺利开展,并成功结束。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返乡支农活动,本文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反思;同时为了成功地探索“返乡支农模式”,本文以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为研究个案,进行了着重分析,提出了我们对中国三农问题的思考,以及对农村青年的期盼。一、2010年寒假活动总结(一)、团队简介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是由,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各乡镇农村大学生和当地农村在外务工青年共同首创,志在号召农村青年“返乡支农,支援
2、家乡建设”的民间团队。它成立于2010年10月份,在全国支农活动风起云涌的潮流中,它独辟蹊径,开拓了一种全新的“返乡支农模式”。2010年寒假它组织了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二十多个当地农村大学生和农村务工青年,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楠木乡槐溪村开展了全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返乡支农活动。(二)、活动概况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楠木乡槐溪村是赣西的一个偏远小山村,位处罗霄山脉中段,座落在海拔近1000米的丰顶山脚下。它四面环山,远离市区,交通十分不便。全村共2800多人口,26个姓氏,分布亦十分不合理。该村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人均年收入不足X
3、X人民币。全村以水稻种植业和林木业为主,这几年花炮产业逐渐兴起。和全国其他农村一样,槐溪村劳动力输出也十分明显,80%的青年都外出务工,以浙江、福建和广东为主,主要从事加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槐溪村同时也是有名的“空巢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显著。一方面槐溪村民风淳朴,乡土气息浓厚;另一方面却村民思想保守、精神匮乏、信息闭塞,农村教育质量更是差劲。基于对槐溪村以上情况的清楚认识,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决定将槐溪村作为返乡支农的长期驻点,通过长期的支农来改变村民的落后观念,增强他们团结奋斗的动力,甚至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精神、
4、物质等方面支持槐溪村的发展,以达到建设和谐社会新农村的目标。因此,大学生青年联合支农队首先在槐溪村开展了为期10天的返乡支农活动,活动时间从2010年1月13日(农历腊月十八)至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七),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项:支教活动、阳光全家福活动、电影下乡活动和文艺汇演。1、前期准备工作2010年1月12日我们的先行部队就已经抵达了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楠木乡槐溪村,并取得袁州区文化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他们配合我们的电影放映活动以及原定的戏剧下乡活动。经协商决定全体支农队员安顿在当地队员家里,从而解决了住宿问题。1月13日,我
5、们的返乡支农活动正式开始。由于各大高校放假时间不统一,因此我们采取的是“队员随时加入,立即投入工作”的原则。前两天因为队员甚少,因此集中精力做好前期的宣传准备工作。12日我们分两批队伍,一批去楠木乡政府,跟当地政府协商相关活动事宜。经努力争取,乡政府答应2010年拨付XX人民币经费给我们,并由乡党委书记易鑫签字做了书面保证。另外我们还跟槐溪村委会协商,村委会答应在即将召开的村党员大会上帮我们宣传相关活动,而且还同意我们借用村上的厨房厨具,从而解决了膳食问题。14日上午我们又跟当地中学“楠木乡第二中学”签署了相关协议,借得教室两间、宿
6、舍两间以及体育场地设施。这为我们的支教活动奠定了基础。在与各方面协商准备的同时,我们的宣传工作也开展的如火如荼。我们在槐溪村各主要路口张贴了大量海报,并派出小分队逐家走访。经过艰苦的宣传,当地村民表示了对活动的浓厚兴趣和对我们的极大信任,这为我们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同时,我们还与当地农村青年进行恰当沟通,解释我们支农队“返乡支农,支援家乡建设”的理念,很多青年都认同我们的观点,希望为家乡出一份力。同时,为了确保支教学生的人数,我们从当地学校拿到了所有学生的联系方式,逐一地进行询问,并取得十分好的效果。在下乡前本来打算进行村庄简
7、单调研,但由于前期人员紧张,只能取消这一项目,取而代之从村委会处了解槐溪村基本情况。根据真实情况,我们实事求是地调整了活动计划。支农讲座和农民运动会推迟到年后,年前10天集中精力做好支教、电影放映、文艺汇演,同时新增了阳光全家福活动。这样,经过13、14日的精心准备,15日我们四项活动全面启动。2、支教活动1支教模式支教模式是我们此次返乡支农的重点项目,也是社会各界和当地村民十分关心的项目,因此在这里将系统阐述和总结我们的支教经验。我们采取的是独立性和规范性的支教办学模式,不同于高校三农社团的合作式、嵌入式支教。以下是我们的具体操作
8、:我们借用了当地中学楠木乡第二中学的两个教室,以及操场等基础设施,并签署了《借用学校场地的协议》。根据协议,我们有使用已借设施的权利,和保护学校财产安全以及学生人身安全的义务。为了确保我们支教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提高我们的支教质量,我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