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大学建设六大难题

企业大学建设六大难题

ID:10591546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企业大学建设六大难题_第1页
企业大学建设六大难题_第2页
企业大学建设六大难题_第3页
企业大学建设六大难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企业大学建设六大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大学建设六大难题文/张翼袁伟  一年前,Y广告公司创办了自已的企业大学——Y商学院,主要用于企业内训,是纯粹的内向型企业大学,承担着员工技能培训、新员工社会化、企业文化宣传等几项主要任务。在培训主管兼商学院常务院长王青山的领导下,商学院不仅得到了稳健发展,培训的硬件设施得到了逐步改善,而且还积累和沉淀了一些企业大学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今年年初,随着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调整,商学院的发展战略也开始从单一的承担内部员工培训的内向型企业大学逐步转轨到向其他企业提供培训服务的内外兼营型企业大学。然而,王青山却发现,随着企业大学的正规化程度的提高,改变了发展战略的商学院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越来

2、越多,而且,就当前而言,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夜已经很深了,王青山决定从企业大学建设当前遇到的难题入手,逐个突破商学院的发展瓶颈,于是,他动手在电脑上敲下了下面几个字:企业大学建设面临的难题。  企业大学最初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发展到今天,在世界各地,企业大学的踪迹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10年,世界上企业大学的数量将超过美国所有注册的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大学总和——4300家以上。毫无疑问,一场商业教育培训的革命正席卷全球商界。而在中国,过去几年里企业大学数量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随着企业大学的快速发展,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在数量快速增加的过程中,企业大学对组织的

3、实用性和有效性是否得到了增强,对社会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呢?经过研究发现,当前中国的企业大学建设现状并不容乐观。  课程设计众口难调  在国内企业大学中,有些是参照美国GE公司的模式,以管理类课程为主,有些则是涵盖了技术和管理类课程。跨国大型企业多是将其全球通用的课程与本土实际相结合,应用于国内员工培训;而本土企业大多倾向于与管理咨询公司、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开发课程,或者直接从外部引进品牌培训课程。相比来说,跨国企业更强调分享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注重长期效果;而本土企业则更注重培训课程的实用性。  但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本土企业的企业大学,都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培训课程缺乏针对性,与日常

4、工作结合得不够紧密。Y商学院在转轨到内外兼营型企业大学之前,主要是与管理咨询公司、高校合作开发课程,但学员们普遍反映,这些课程通用性较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却比较弱。因此,如何根据培训需求设计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如何创新性地开发出独特的品牌课程,就成为包括Y商学院在内的国内企业大学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国内严重缺乏训练有素的课程开发专业人才。随着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企业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开始进入高潮期,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企业培训课程开发专业化程度还不是很高。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加强企业大学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尽快开展这方面的相关培训项目,以弥补课

5、程开发专业人才的缺口。  师资配备内外难融  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师资配备的水平,可以说是企业大学的支柱。而其中师资配备可以说是企业大学得以良性发展,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所在。Y商学院在转轨到内外兼营型企业大学之后,就遇到了这个难题。王院长发现,外部的专业人士理念先进,经验丰富,但和企业具体实际结合得不够好,培训的效果也就打了折扣。而企业自身培养的内训师虽熟悉公司情况,但认识和思想没有高度和深度,培训经验更是有限。  当前,国内企业大学的师资主要为外部专业人士,如高校教授、学者、咨询顾问、职业培训师等。他们大多深谙最前沿的学术思想和理念,拥有宽阔的视野和丰富的企业培训经验,但是普遍缺乏实战性和针对

6、性,无法真正有效与企业实际和学员工作情况相结合。因此,国内企业大学应着力挖掘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潜能,让本企业的管理人员兼职企业内训师,这样可以有效弥补外部专业人士培训的不足和短板,真正形成企业内训师和外部专业人士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企业大学培训机制。所以,如何把管理者培训成企业教练是国内企业大学面临的一项重点工作。这既是世界知名企业大学的成功经验,也是时下管理学理论褒扬的新趋势。  教程评估标准难定  对比国外一流企业大学的最佳实践,我们就会发现,国内企业大学最欠缺的环节是培训教程的评估。对课程培训效果的评估应该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在微观层面上,评估每个培训项目的效果,包括对课堂效果的评估、

7、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估、对行为转化效果的评估等几个层次;其二是在宏观层面上,评估企业大学对组织的贡献,这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缺乏业内公认的、定量化的评估指标。国内很多企业大学大多停留在对定性评估指标进行定量化描述的层面上。  国内企业大学普遍缺乏培训评估的原因,一是对培训评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对培训评估的工具和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有些企业甚至认为,只要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做足,课堂反应也不错,就没有必要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