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黄河治理的若干重大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黄河治理的若干重大问题摘要:黄河近期治理的问题有:(1)黄河径流量能否被“吃干喝净”;(2)下游河道控导工程建设问题;(3)艾山以下河道淤积问题;(4)北金堤滞洪区问题.回答黄河能否实现长治久安的问题,必须要研究回答:(1)黄土高原治理问题;(2)中游干流水库的作用问题;(3)南水北调与黄河治理的关系问题;(4)黄河下游改道问题.作者在提出上述问题的同时,还提出了研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途径.关键词:黄河治理1 关于黄河近期治理的有关问题1.1 黄河径流量能否被“吃干喝净”进入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年年都发生断流.截至目前,最严重的断流年份是1997年,利津断面累计断流时间长
2、达226d,断流河道长度自河口至开封柳园口达704km,占整个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90%.这一年,黄河入海的径流量仅有18.5亿m3,仅占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黄河径流量基本上被“吃干喝净”.针对这种情况和发展的趋势,有关方面和专家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断流会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因此,应采取有力措施扼制断流现象;另一种意见认为,黄河断流没什么了不起,并用海河断流和美国科罗拉多河的实例加以佐证.这两种意见,集中地反映了黄河治理开发的方略问题.笔者认为,黄河由于大量泥沙存在,治理和开发的方略不同于其他河流,黄河径流量绝不能被“吃干喝净”.上述第二种意见用海河和美国科
3、罗拉多河的例证不能说明黄河径流量是可以“吃干喝净”的.1.1.1 海河断流带来的问题由于经济发展对地表水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再加之多年干旱,海河流域的入海水量逐年减少.据统计,平均入海水量60年代为162亿m3,70年代为116亿m3,80年代以来,枯水时入海水量仅有14亿m3.有些排洪的主要河道基本上全年断流(如独流减河自1967年兴建工农兵防潮闸以来,长期处于闭闸状态).入海水量的锐减,加剧了河道内水沙不平衡状态,造成中下游河道严重淤积.一些主要入海河道全年中几乎90%以上的时间均被潮汐水流所控制.由于潮汐动力的影响,这些河道及河口闸下泥沙淤积日趋严重,河道泄洪能力急剧减小.
4、如永定新河的泄洪能力已由设计的1400m3/s降至260m3/s,下降了80%以上.河道断流使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十分紧缺,不得不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处于严重超采状态,从而使大面积地下水位下降,继而造成大面积地面沉降、部分基础设施受损、建筑物沉陷裂缝和海水入侵等.此外,河道径流量的日益减少,造成污径比急剧上升,处于下游地区的河北省一些地区群众因饮用污水,肝病、痢疾和癌症等发病率明显上升,家畜、家禽饮用污水后死亡现象时有发生.综上所述,海河流域断流所带来的问题是极其严重的,生活在海河下游地区的人民群众苦不堪言,因此,不能用海河断流作为黄河断流“没什么了不起”的佐证.1.1.2
5、美国科罗拉多河面临的问题科罗拉多河被称作美国西南部的生命线,发源于落基山脉科罗拉多山西侧,流经美国的科罗拉多、犹他、亚利桑那、内华达、加利福尼亚等州,最后在墨西哥北部汇入加利福尼亚湾.1922年,由商业部长胡佛主持,美国7个州的代表参与拟定了科罗拉多河协议.协议将科罗拉多河人为划分为上、下两个区域,规定每个区域拥有92.5亿m3的水资源使用权.另外,为了平衡,将18.5亿m3水资源留给下游的墨西哥.该协议主要以水资源利用为主,未考虑环境用水.1935年,美国科罗拉多河上建成了第一座大坝——胡佛坝,之后,又先后兴建了14座控制性水库和32项灌溉工程,使该河在美国境内的水库总库容达7
6、40亿m3,约是美国境内年平均径流量208亿m3的3.6倍.科罗拉多河兴利工程体系形成后,水资源一直保持供大于需.到1997年,由于部分州将自己剩余水量引走,用于补充地下水,部分州超量使用1922年协议分水量,第一次出现需大于供的情况.近两年,每年大约缺水12亿m3.这样,河道下游和河口地区出现了以下情况:(1)河道萎缩;(2)河道环境、水质恶化.河口地区径流量,除了每年极少量的超额洪水外,通常只有极少量的水质较差的灌区排水;(3)下游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野生生物失去生存条件,不少生物濒临灭绝.为此,美国目前正在研究采取以下对策:(1)增加环境用水份额,讨论签署新的用水协议,要求
7、保留适当的环境用水流量,该部分水量下游不得引用;(2)研究人工模拟洪水,改善下游河道环境;(3)继续兴建污水处理工程.由此可见,将美国科罗拉多河下泄水资源量的减少作为黄河断流“没什么了不起”的佐证,也是不恰当的.1.2 下游河道控导工程建设问题黄河下游属游荡性河道,作为历史上黄河下游三大决口形式之一的“冲决”,就是在河势没有被控制的情况下,突然变化,发生“横河”、“斜河”,水流顶冲堤身造成的.因此,河道控导工程建设,是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