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建构意义下的新闻真实性的论文

浅谈文化建构意义下的新闻真实性的论文

ID:10550467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浅谈文化建构意义下的新闻真实性的论文_第1页
浅谈文化建构意义下的新闻真实性的论文_第2页
浅谈文化建构意义下的新闻真实性的论文_第3页
浅谈文化建构意义下的新闻真实性的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文化建构意义下的新闻真实性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文化建构意义下的新闻真实性的论文【论文关键词】文化建构 新闻 真实性  【论文摘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本文对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文化意义上的解读,说明新闻的真实性不是纯粹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基础之上,是文化建构的产物。由此还原新闻本来的真实,即事实的真实,而非终极价值意义上的追求。    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有两个:一是真实,一是新鲜。这两点是新闻最为基本的、最为核心的本质。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消除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感。因此,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记者的立身之本。  bbc著名的驻外记者弗杰尔·凯恩曾说:记者的艺术首先应该是对

2、真实的礼赞……上百万的人之所以会观看和收听新闻,是因为我们把真实性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信任是我们的代名词。这是一条不可更改的原则。①  以上的话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谁也不会怀疑像凯恩这样坚守记者职业道德的人会对新闻真实性所作出的承诺。但是,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对这段演讲进行解读时,就会产生一个尴尬的问题,即:什么人定义的真实才是真正的“真实”?记者能在多大的程度上真实地报道新闻?本文试着从新闻生产的几个环节进行分析,从理论层面来探讨新闻“真实性”存在的意义。  (一)大众传媒机构是新闻生产的根据地。无论在中外,无论是公营或者私营,传媒机构都是被

3、统治阶级所控制。根据美国新闻学会2004年的年报,22家大公司拥有全国39%的报纸,控制着70%的日报发行量(周日73%)。.而排名前十位的大公司经营着20%的报纸和全国51%的日报发行量。而根据《2005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统计,截至2005年8月,我国组建的40家报业集团拥有的报纸数量占全国报纸总量的17%,平均期印数占30%,总印数占41%,总印张占56%。②这些数据都说明,在任何国家,统治阶级都强力控制着大众传媒,以最大程度地实现政治经济的社会化。  不论国家性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都会在物质基础占主导的前提下

4、,竭力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而运用的手段之一就是媒体。阿尔都塞就认为意识形态存在于一系列机构及其相关的实践之中。他对国家权力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分析:一种是强制性和镇压性国家机器,如政府、警察和监狱等;另一种则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宗教的(各种教会系统)、教育的(各种公立、私立的学校系统)、传媒的(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的(文学、艺术、体育比赛等)等诸多方面。③  马克思曾指出,“构成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都具有意识”,因而“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也就是说,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文化霸权,需要对“主导思想”做出一定的调

5、整,他们利用通用的言辞来塑造他们标准的思想和价值体系,劝诱被统治阶级接受他们的道德、政治和文化价值。而这些言辞的关键之处“不在于强迫大众违背自己的意愿和良知,屈从统治阶级的权力压迫,而是让个人‘心甘情愿’,积极参与,被同化到统治集团的世界观或者说霸权中来。”④  (二)尊重事实、客观报道是每一名记者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任何一名有着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新闻工作者,都毫不怀疑自己在工作中是保持着一种理性而冷静的心态,“客观”地选择和报道新闻。  于是,媒介真实在早期的“镜子反映论”认为,新闻必须像架在整个世界背后的一面镜子,按照世界本来的多样性真实地反映社

6、会现实。但也有很多的批评家用同样的比喻来质疑记者能否以“客观”的姿态描绘世界,如果不能,那么他们又在多大程度上将自己的主观意识不露痕迹地隐藏在了新闻当中。  我们感官这个世界,更多的是通过媒体。社会的发展让人际传播拘囿于时空的限制,不可能对与我们相关的现实世界保持完全的经验性接触。而现代媒体却跨越了时空的维度,告诉我们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于是我们对这么世界有了更广更深的认识。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媒体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具有一定片面性的。正如陈力丹用黑暗中的一束光来比喻传媒在社会中的作用一样,传媒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只能照亮几个点,照亮的地方被传播了,

7、没照亮的地方大家都没有看到。但“被传媒照亮的那几个点,能够真实地反映整体吗?”⑤李普曼也在著作中对新闻和真相进行了区别,他认为“新闻的作用在于突出一个事件,而真相的作用则是揭示隐藏的事实,确定其相互关系,描绘出人们可以在其中采取行动的现实画面。只有当社会状况达到了可以辨认、可以检测的程度时,真相和新闻才会重叠。”⑥  以上说明在客观上新闻工作者没有办法将现实世界真实地展现于公众,我们是生活在被媒体构造的“虚拟环境”中,而这个环境很大程度上被我们认定为真实的世界。  很多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生产活动时,坚持认为自己具有强烈的新闻敏感性,能够凭“直觉”和

8、“本能”知道哪些消息是重要的。其实,记者在对新闻信源进行采访时,已有的经验深深影响着记者:应该采访谁,怎么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