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50045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数目明显呈上升趋势,高校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点问题。文章阐述了探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并从外部环境和自身影响两方面分析了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贫困生充分就业的五大对策。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对策;就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逐步实现,高校的连年扩招使在校大学生数量日益庞大。与此同时,来自“老、少、边、山、
2、穷”地区和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贫困大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逐步形成了“贫困大学生群体”。据国家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字统计,目前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为20%,特困生的比例为8%,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特困生比例超过15%[1]。大部分贫困生由于受家庭经济的困扰和自身心理障碍的影响,表现在性格和生活行为等方面往往比较脆弱,成为受人关注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在就业问题上,贫困生的弱势尤为明显。一、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3、 就业是高校贫困生改变家庭贫困状况的直接途径之一,而严峻的就业形势无疑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再加上大部分贫困生自身心理的长期“贫困”,种种压抑感、紧张感和矛盾感在面临就业时更显得情绪化、激烈化,极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信用问题甚至治安问题[2]。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实施和高校本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使广大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利用金融手段进行资助的一项重大举措。但目前,贷款的高校贫困生由于大学毕业后“就业难”而引发了“还贷难”,造成了银行
4、“多贷多损失,少贷少损失”的错觉,从而引发银行不愿发放学生助学贷款的情况。贫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间接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的良性运行,同时,良好的就业率也是一个学校办学声誉和社会认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关系着一个学校的持续发展。 (三)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重才重教”的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在城市和农村家庭,“毕业等于失业”的就业形势使很多毕业生和家长看不到教育回报的希望,“新读书无用论”升温,“不读书等着穷,上大学立刻穷”?成为部分农村地区的顺口溜。因此,解决
5、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不仅有利于全社会重知识、重人才的价值理念的形成,而且关乎到整个国家国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二、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分析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难”呢?笔者根据从事学生工作的具体实践经验,试做以下分析。 (一)外部环境 1.目前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压力。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统计,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大于求达到1400万人,与此同时,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比上年增加75万人,加上高校毕业生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全国大学
6、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3]。 2.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学生背后的各种家庭、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常有着一定的影响。一些地方或单位领导常优先招录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这样就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后台的贫困学生多半只能求职无门,望洋兴叹。 3.求职投入上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近年来,随着就业竞争的激烈化,不断攀升的求职成本成为摆在贫困大学生面前的又一道就业“拦路虎”。制作简历费、邮递费、外部形象包装费、电话费、路费、食宿费、门票费等,往往动辄就是几百上千,使大部分家庭
7、经济困难的毕业生不堪重负,丧失了许多就业的机会。 (二)自身影响 1.心理负担过重导致就业心态不稳。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经济上的拮据直接影响了贫困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出现,引发了紧张、压抑、焦躁的心理情绪,往往导致贫困生的心理负担过重,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心态。 2.综合素质欠缺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由于家庭背景和传统教育经历的影响,许多贫困生大学期间往往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当中,以求在学业上证明自己的实力。他们“一心只读专业书”,而很少或不愿参
8、加集体活动,失去了很多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机会,从而造成了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动手操作等方面能力的不强,影响了自己全面的发展。 3.职业功利取向导致就业范围受限。有些贫困学生家庭将供孩子上大学作为改变家庭状况的一种重要的实益性家庭投资。贫困大学生深受家庭影响,肩负着整个家庭兴衰荣辱的伟大使命,他们在就业时迫切希望通过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因此,他们在面临就业时,往往只选择大中城市收入高的单位,而对边远地区、小城市、基层、艰苦行业和低收入单位漠不关心,人为的缩小了自己的就业范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