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茶园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的论文

浙南茶园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的论文

ID:10540981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浙南茶园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的论文_第1页
浙南茶园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的论文_第2页
浙南茶园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的论文_第3页
浙南茶园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的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浙南茶园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浙南茶园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的论文作者:包爱霞兰建军纪国胜谢友祥叶旺发  摘要近年来,浙南茶园病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发生了很大变化,致使茶园病害危害逐年加重,对其主要病害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浙南茶园;病害;种类;发生规律    科学防治茶树病害是保证茶叶优质、高产和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浙南茶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年数的增加,无性系良种比例提高,施肥水平高、大田种植密度大及气候条件的变化,茶园病害种类和发生规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致使茶园病害危害逐年加重。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降低病害危害

2、,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笔者对浙南茶园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  1炭疽病  1.1症状  先从叶缘或叶尖产生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后沿叶脉扩大呈不规则形病斑,红褐色,后期变灰白色,病健分界明显。病斑正面密生许多黑色细小突起粒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上无轮纹。发病重的茶园,可引起大量落叶。  1.2发生规律  茶炭疽病是由一种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组织中越冬,翌年5—6月雨天形成分生孢子,并借雨水传播,从嫩叶背面茸毛处侵入叶片,8~14d后形成小病斑,15~30d发展成大病斑,此时嫩叶已充分展开。.由于炭疽病潜育期长,病菌在嫩叶期侵入,但在

3、成叶期才出现病斑。在高温和有雨水条件下,形成孢子,可以不断进行重复侵染。全年以5—6月梅雨期和8—10月秋雨期发生最重,尤其以秋季发生最多。一般偏施氮肥或缺少钾肥的茶园、幼龄茶园及台刈茶园发生较多。品种间有明显的抗病性差异。一般大叶品种茶树抗病力强,而龙井43等品种易受感染[1]。  2茶轮斑病  2.1症状  主要危害成、老叶。病斑初为黄褐色小斑,扩展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后期中央为灰白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并产生浓黑色小粒点。嫩梢发病变黑枯死,向下扩展引起枯枝。  2.2发生规律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盘多毛孢属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在适温高湿

4、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从叶片伤口或表皮侵入,经7~14d,新病斑形成并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溅滴传播,进行再侵染。高温高湿条件适于发病,浙南以夏秋茶发生较重。排水不良、扦插苗圃或密植园湿度大时发病重。强采、机采、修剪、日灼及虫害严重的茶园,因伤口多,有利于病菌侵入,因而发病也重。  3茶煤烟病  3.1症状  发病初期在叶表面发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煤层斑,逐渐扩大,以致覆盖整片叶,后期在黑色烟煤上产生短刺毛状物,色泽深黑,煤层厚而疏松,严重时,茶园呈现一片暗黑色,影响茶树正常的光合作用,使芽叶生长受阻。  3.2发生规律  浙南全年以秋季发生较严重,与助类(长绵蚧、角蜡蚧、红蜡

5、蚧等)、黑刺粉虱、蚜虫的发生密切相关。其病菌以菌丝体、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翌年孢子随风雨飞散到上述害虫的分泌物上,从中摄取养料进行扩展,营腐生生活,并通过上述害虫进行传播。其病菌主要危害叶片表面,不深入组织内部,在低温潮湿的条件下易于发生[2]。  4茶赤叶斑病  4.1症状  发病初期主要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形成淡绿小斑,逐步扩大形成不规则形的赤褐色大病斑,可蔓延至半张叶或全叶,病斑颜色较均匀一致,病斑边缘有一条褐色隆起线,病部与健部分界明显,后期病部散生稍突起的黑色小粒点,发生严重时可引起成叶和老叶大量枯焦,甚至脱落,导致树势衰弱而影响产量。  4.2发生规律  该

6、病属高温高湿性病害,特别在高温条件下易于发生,浙南4—5月为始发期,6—7月为盛发期,幼龄茶园和台刈茶园在夏季供水不足时易受热害,叶片出现枯焦,成为该病侵染的部位。  5茶云纹叶枯病  5.1症状  又名叶枯病,主要危害成、老叶。感病初期在叶尖、叶缘产生黄褐色小斑,水渍状,扩展后病部变褐,病斑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健交界部呈黑褐色线纹。中央为褐色或灰白色相间的云纹状斑,有时病部云纹不明显,为灰白色枯焦状。后期病斑正面散生黑色小粒点,病叶质脆,易落。严重时叶片呈灰枯状,极易脱落。幼苗受害全株枯死,对树势、生长影响极大[3]。  5.2发生规律  病原是一种子囊菌亚门球座菌属真菌

7、,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子囊腔在病叶或落叶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健叶表皮或伤口侵入,5~18d形成新病斑。以后可不断地进行再侵染。该病为高温高湿型病害,浙南以5—6月、9—10月发生最盛。树势衰弱,园地管理粗放,采摘过度、螨类为害重、遭冻害、日灼及台刈后茶园均易发病。  6茶芽枯病  6.1症状  主要危害春茶1芽1~3叶,叶上病斑先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淡黄色或黄褐色,扩展后呈不规则形,病健边缘明显或不明显。芽尖受害呈黑褐色枯焦状,萎缩不能伸展。后期病部表面散生黑色细小粒点,叶片以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