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c 无梁楼盖设计要点

附录c 无梁楼盖设计要点

ID:10539844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附录c 无梁楼盖设计要点_第1页
附录c 无梁楼盖设计要点_第2页
资源描述:

《附录c 无梁楼盖设计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录C无梁楼盖设计要点C.1一般规定C.1.1无梁楼盖的柱网宜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区格内长短跨之比不宜大于1.5。C.1.2当无梁楼盖板的配筋符合本规范规定时,其允许延性比[β]可取3。C.2承载力计算C.2.1板在等效静荷载和静荷载共同作用下,按弹性受力状态计算的内力,宜按下列方法进行调幅。  C.2.1.1当用直接方法设计计算时,对中间区格的板,宜将按弹性阶段受力状态计算的支座负弯矩与跨中正弯矩之比从2.0调整到1.3~1.5;对边跨板,宜相应降低负、正弯矩的比值;  C.2.1.2当用等代框架方法设计计算

2、时,宜将按弹性阶段受力状态计算的支座负弯矩下调10%~15%,并按平衡条件将跨中正弯矩相应上调;  C.2.1.3支座负弯矩在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分配可取3:1到2:1;跨中正弯矩在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分配可取1:1到1.5:1;  C.2.1.4当无梁楼盖的板与钢筋混凝土边墙整体浇筑时,边跨板支座负弯矩与跨中正弯矩之比,可按中间区格板进行调幅。C.2.2沿柱边、柱帽边、托板边、板厚变化及抗冲切钢筋配筋率变化部位,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抗冲切计算:  C.2.2.1在板内不配箍筋和弯起钢筋时:F1≤0.65ftdu

3、mho(C.2.2-1)式中:F1——冲切荷载设计值,取柱所承受的轴向力设计值减去柱顶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的荷载设计值;ftd——混凝土在动荷载作用下抗拉强度设计值;um——冲切破坏锥体上、下周边的平均长度,取距冲切破坏锥体下周边ho/2处的周长;ho——冲切破坏锥体截面的有效高度。  C.2.2.2在板内配有箍筋时:F1≤0.5ftdumho+fydAsv(C.2.2-2)式中:fyd——在动荷载作用下抗冲切箍筋或弯起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fyd=240MPa;Asv——与呈45°冲切破坏锥体斜截面相交的全

4、部箍筋截面面积;  C.2.2.3在板内配有弯起钢筋时:F1≤0.5ftdumho+fydAsbsinα(C.2.2-3)式中:Asb——与呈45°冲切破坏锥体斜截面相交的全部弯起钢筋截面面积;α——弯起钢筋与板底面的夹角。C.2.3当无梁楼盖的跨度大于6m,或其相邻跨度不等时,按等效静荷载和静荷载共同作用下求得的冲切荷载,应乘以系数1.1作为冲切荷载设计值。当无梁楼盖的相邻跨度不等,且长短跨之比超过4:3,或柱两侧节点不平衡弯矩与冲切荷载设计值之比超过0.05(c+ho)(c为柱边长或柱帽边长)时,应设箍筋

5、。C.3构造要求C.3.1无梁楼盖的板内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3%。C.3.2无梁楼盖的板内纵向受力钢筋宜通长布置,间距不应大于250mm。邻跨之间的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焊接接头,或伸入邻跨内锚固。底层钢筋宜全部拉通,不宜弯起。顶层钢筋不宜采用在跨中切断的分离式配筋;若相邻两支座的负弯矩相差较大时,可将负弯矩较大支座处的顶层钢筋局部截断,但被截断的钢筋截面面积不应超过顶层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1/3,被截断的钢筋应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设置钢筋的截面以外,延伸的长度不应小于20倍钢筋直径。C.

6、3.3顶层钢筋网与底层钢筋网之间应设梅花形布置的拉结筋,其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500mm,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6倍拉结筋直径的,且不应小于50mm。C.3.4在离柱(帽)边1.5h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0.5ho,箍筋面积Asv不应小于0.2umhoftd/fyd,对厚度超过350mm的板,允许设置开口箍筋,并允许用拉结筋部分代替箍筋,但其截面不得超过所需箍筋截面积Asv的25%。C.3.5板中抗冲切钢筋可按图C.3.5配置。图C.3.5板中抗冲切钢筋布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