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分析的论文

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分析的论文

ID:10538171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分析的论文_第1页
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分析的论文_第2页
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分析的论文_第3页
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分析的论文_第4页
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分析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分析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分析的论文  公共教育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无偿向社会成员提供的教育或教育资助,农村基础教育则是整个公共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方面的外部性较多的体现于“基础教育”阶段,而农村基础教育的收益率在整个教育体系内居高,因此,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政府财政分配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虽然随着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作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主要推动力的教育财政投人不断得到改进,但是,在教育财政投人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因素。

2、  一、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数量不足  教育资源虽然是教育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一个总体概念,但在实际考察教育资源时,都可以转换为财力资源—教育经费。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发展,教育投人和经济发展会保持正相关关系,随着人均gdp的不断提高,教育投人占gdp的比例也会随之提高(参见表1)。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正处于800-1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对公共教育经费的整体投人水平也应符合不低于4.06-4.24%的客观比例要求。但是根据世界银行《1998年世界发展报告》资料,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该比重长期徘徊在2-2.5%之间

3、。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教育整体财政投人水平不高,整体教育财政经费投人量不足。.加之我国的教育财政投人结构中,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投人比例关系失衡,城镇基础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投人比例失衡,以1998年财政部数据为例:1998年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学生1.23亿、占当年全国基础教育学生数65%,但农村基础教育投人占全国基础教育投人比重约为56%,占全国整个教育投人的比重仅为27.5%。总体教育财政投人经费不足,和教育财政在资金流向和分配结构上的失衡(参见表2),使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愈加突出。  二、农村苍础教育财政投入责任主体不合

4、理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中国的义务教育经费}s%由乡镇负担,9%左右由县财政负担,省里负担11%,中央财政负担很少,不足2%。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教育事业费大部分用于高等教育,对义务教育只承担补助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责任。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县级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要求教师工资由县级政府负责统一发放。2002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文件第一次具体而明确的就县乡两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人与管理方面的权责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农

5、村义务教育的直接责任人将由过去的“以乡镇为主”提升到“以县为主”,即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合理安排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确保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等。而与此同时,在该体制下,乡镇一级不再承担对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无需再为教育经费问题疲于奔命,而专注于具体的推动普及工作,即:“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这种投人主体结构的变革,虽然从“主体上移”的思想力图保证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人的足额;但是,由于县级财政的种种困境,以县为主的经费投人体制,依然难以担当起支持农村

6、基础教育发展的财政投人主体责任,原因在于:(1)当前我国教育财政已经在县级财政中占有较大份额,基础教育支出已经成为欠发达县区财政的沉重负担。某些县级财政被称为“教育财政”,教育事业费的支出已经超过行政管理费支出,成为财政支出中的大头。如2001年山东省萃县的教育事业费占其支出总额的35.45%,同期行政管理费支出占其支出总额的23.87%;莱州市(县级市)的教育事业费占其支出总额的32.7%,同期行政管理费支出占其支出总额的9.7%;肥城市(县级市)的教育事业费占其支出总额的21.62%,同期行政管理费支出占其支出总额的6.6%。从山东省

7、全省2001年的情况来看,县乡两级教育事业费支出已经达到全省教育事业费支出的70%,占县乡两级财政总支出的22.5%。教育成为县乡两级财政的第一大支出项目。(2)县级财政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难以保证农村基础教育财政经费的足额投人,整体上难以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县域之间无论是财政收人,还是可支配的财力以及人均财力,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财力雄厚的县财政收人可以达到几个亿甚至几十亿,既可以支持科教又可以发展经济,发展有后劲;财力匾乏的县,财政收人几千万甚至几百万,连基本的“吃饭”也保证不了,根本没有后续财源可言。加之我国目前的财

8、政转移支付在缩小县与县之间差距、协调财力方面发挥的作用很小,造成了各县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差距和能力差距。(3)县级财政的赤字和负债状况较为严重,成为阻碍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效益正常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