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的思考与对策

试析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的思考与对策

ID:10531928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试析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的思考与对策  _第1页
试析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的思考与对策  _第2页
试析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的思考与对策  _第3页
试析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的思考与对策  _第4页
试析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的思考与对策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的思考与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的思考与对策论文关键词: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市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实现方法,从组织保津措施,加强宣传力度,处理好硬件和软件关系,强化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2002年4月由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工程。它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利用覆盖全国的网络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文化共享工程”自正式实施以来

2、,广西已建成两个省级中心和193个市、县(乡镇)分中心。这批“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建立,正在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梧州市现辖(万秀、碟山、长洲)3个城区;(苍梧、藤县、蒙山)3个县和代管(岑溪)1个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26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07平方公里,是广西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种类丰富,整个地区虽然由于长期经费不足,各个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普遍比较匾乏,但文献总量还是比较可观的(据不完全统计约为160万册)。如果建立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

3、享工程梧州市分中心,就能有效地、更好地整合梧州市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发西江文化,打响历史文化品牌,加强基层先进文化建设,促进商贸旅游,为实现梧州市经济和社会提速发展服务。  1建立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必要性(1)一个地方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必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梧州市所辖三个县(市)公共图书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各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普遍不足,年购书费加起来不足40万元,这对于人口近293万的梧州(地区)来说实在太少,供求矛盾相当突出,存在藏书量少,新书少,老化严重的问题,无法满足读者的检索、阅读需求。但是另一方面,梧州市辖县(市)几个公共图书馆的藏

4、书总量还是比较可观的(市馆藏书48万册,四个县、(市)馆藏书累计约42万册),如果再加上学校(其中梧州学院图书馆藏书63万册)、基层图书馆的藏书就更丰富了。而且有些馆某一方面的资料比较丰富,比如苍梧县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市图书馆的古籍、梧州学院图书馆专业学科类藏书等等,互补性强,如果能够有效的整合,合理地利用,就等于拥有了一个藏书丰富的大图书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这对梧州经济文化的发展无疑是非常必要的。(2)建立“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依托公共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将把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送到广大读者的身边,填补基层

5、文化需求的空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促进梧州市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扭转网络文化信息匾乏的状况,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构建和谐梧州社会,提高市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积极的作用。(3)“文化共享工程”是以数字技术组织,以网络形式发布的文化创新工程。“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数字资源和信息人才,它是图书馆信息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建立在图书馆信息化基础之上的。建立“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已不局限于一个馆,而是多馆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共建共享。是为图书馆提供一个信息化建设的抓手,有具体的项目可

6、以操作,有效地解决图书馆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的问题,使图书馆文献信息获得和服务的能力大大提高,可以极大的改变我市各级图书馆提供文化服务能力欠缺,运转困难,功能落后的状态,使我市图书馆真正成为本地文化资源建设中心,管理服务中心,技术支持中心,对增强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  2建立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可行性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多年来各个图书馆在自动化建设方面的不断投入,探索和努力,加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使得构建梧州市“共享工程”分中心的机缘日益成熟。(1)梧州市所辖县(市)公共图书馆都已拥有一

7、定的计算机设备,建立了馆内局域网,接人了互联网,并培养了一定的计算机管理和操作人员。其中市图书馆馆馆域主干通讯能力达到100兆,馆域网工作站总数24台。(2)各公共图书馆都建立和正在建立符合标准的机读目录数据库,初步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其中梧州市图书馆已完成馆藏期刊、藏书书目数据库,苍梧县图书馆已完成少儿图书书目数据库的建立,并且包括苍梧、藤县等多个公共图书馆都采用相同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一丹诚图书馆管理系统,这为共享系统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书目数据基础。(3)宽带网的发展和普及使我们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在馆际间转送数字文献资料,实现资源共享。(4)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